东芝R700对比R500的外观将由友协推出。
25年前,在东芝的创新下,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诞生在人们面前。当人们惊奇地坐在一台相对较大的台式电脑前,惊叹电脑可以如此小巧而稳定时,东芝将这种惊奇转化为其对笔记本设计和生产最重要的理念?轻薄、安全、稳定、长续航、相对强劲的性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1998,东芝成为第一个奥斯卡·皮斯托瑞斯,拥有超薄端口?g?DynaBook SS 3000/3010ct系列揭开了神秘的面具,为东芝赢回了当年和1999年的几项大奖。这位凝聚了东芝魅力的勇士成为了一代经典。此后,港口?g?系列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在此期间,许多武术专家争相赢得刀片的名字,但最终他们无法兼顾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轻,锋利的特技,并甘拜下风。很多武林高手,要么重薄轻性能,要么重性能轻薄,要么把性能和重量都当鸡毛,却不敢保证在12寸以下薄如刀锋。
东芝早期的轻薄电脑
关于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前1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参考我的精华帖:
10年磨一剑,第八代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傲立江湖,Portege R秀全系列,R500使用评测!
东芝改良笔记本电脑的创新精神造就了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系列的诸多著名特性,其中薄如刀锋、轻如鸿毛首当其冲。其次,安全稳定也是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特长,不仅仅是硬盘数据的安全防盗,还有机身设计中压力脉冲的释放等各种细节,都说明了东芝设计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良苦用心。当然,耐力强一直是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特色。不仅底部扩展坞可以扩展第二长续航电池,东芝在电池材料的创新上也一直在不懈努力。
如果说前九代奥斯卡·皮斯托瑞斯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性能比较弱,散热效率比较低。东芝也知道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不改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电压正常、性能强劲的普通CPU是无法使用的。至于正常电压导致的功耗增加,由于东芝在电池方面的造诣,很容易解决。在这种设计思路下,东芝和英特尔创造性地设计了全新的散热模式和系统,一举两得,攻克了困扰所有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和轻薄笔记本的两大技术难题,对于笔记本设计的意义不言而喻。就这样,性能不再疲软的第十代东芝奥斯卡·皮斯托瑞斯portege R700隆重登场。就像第十代奥斯卡·皮斯托瑞斯作为笔记本25周年纪念款的身份一样,也是笔记本设计的转折点。在这种设计思路下,未来的笔记本会越来越薄,但性能会越来越强,逐渐实现性能和轻薄的统一。
接下来,我将通过东芝portege R700的品味和与R500的对比,向大家展示东芝在奥斯卡·皮斯托瑞斯上精致的笔记本设计和制作思路,并对未来的笔记本进行展望。
第一部分:东芝R700的开箱及其外观界面的大致展示。
第二部分:东芝R700设计细节欣赏以及与R500的比较。
第三部分:东芝R700拆卸步骤及更换教程。
第四部分:东芝R700内部设计细节赏析以及与R500的比较。
第五部分:东芝R700的性能、散热、续航、体验测试。
第六部分:对奥斯卡·皮斯托瑞斯设计思想的总结和对未来轻薄笔记本的展望。
因为这篇文章字数将近10000字,图片数量已经超过100张,本想一口气写完,申请第三精,但是又怕大家的猫猫被打死,所以决定分成三篇。慢慢享受吧。
盒子外观很简洁,我喜欢盒子上的标语。
东芝笔记本包装正面
封条上都有东芝的标签。
东芝笔记本印章
打开盒子,上面是电源线。
开箱
再打开,又是电源适配器,说明书光盘,笔记本。
打开盒子的内部
手册和系统光盘,R700位于商务,所以系统使用win7专业版并配有winXP专业版的恢复盘,R705位于家庭,所以预装了win7家庭版,没有任何恢复盘。同时在预装软件上两者也有很多不同。一般来说,R700软件是商务应用和安全软件,而R705主要是家庭娱乐软件。
笔记本内部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东芝的环保观念很强。除了盒子用的纸,就连塑料袋和封条,很多都标有这样的说明。它们是纯天然植物来源的树脂产品,因此可以降解,避免了塑料垃圾的产生。
环保树脂包装
电源不大,和宏碁法拉利one的适配器一样大。拿在手里很轻,插头是两相的。
电源适配器比较
黑色R700若隐若现。
R700没有露出受保护的a侧。
R700正面,黑色带银色东芝logo,金属质感很好。
东芝a表面外观
R700打开了屏幕的外观,屏幕顶部有一个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巧克力键盘,黑色金属拉丝腕托,支持多点触控的触摸板,左右键中央有指纹识别器,前面有各种状态指示灯。
当R700打开时。
R700右侧接口从后到前依次是电源接口、散热窗、VGA、eSATA+充电USB、USB、HDMI。
R700右侧接口
R700左侧的接口从后向前依次是安全锁孔、局域网、USB、耳机插孔、ExpressCard扩展槽、9mm DVD刻录光驱和SD卡插槽。
R700左接口
R700背面有一块电池。因为下沉式屏幕设计,设计上没有界面。
笔记本后面
R700底部是大容量6芯电池,后部5800mAh。电池前面是扩展坞,可以扩展底座,后面是内存窗口和硬盘窗口。右前风扇将冷空气吹入机内,热空气通过R700右侧的散热窗排出机体,起到散热的作用。具体怎么操作,拆完就一目了然了。
R700 D表面
很多人质疑R700是抄袭明基和同方的设计。明基和同方其实抄袭了东芝的设计,因为R700的这个设计早在2006年R500出来的时候就用上了,R700大部分地方沿用了R500的设计思路,比明基和同方至少早了三年。可见国产品牌在外形设计上的投入远不如日系。
R700顶盖的拉丝黑色金属凸显高贵质感,指纹贴合程度比钢琴烤漆好很多。它非常漂亮,带有银色的东芝标志。R705是蓝色拉丝,比R700更积极时尚,因为R705位于个人家居。这样的外观比R500的银色磨砂面更商业化,R500更时尚。
R700东芝徽标
R500东芝徽标
R700顶盖是由镁金属、特殊塑料和玻璃纤维制成的无缝复合材料。顶盖前面是塑料结构,是为了避免金属屏蔽对屏幕内部无线信号的干扰。包括R500在内的其他笔记本都有一个难看的接缝来分隔金属和塑料,因为金属和塑料的膨胀系数不同。为了解决这个美观和坚固的问题,苹果把天线移到了转轴上,但是这样会降低无线信号接收能力。东芝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使用一种特殊的塑料和玻璃纤维,它保持了与金属几乎相同的膨胀系数,消除了这种分界线。不仅外观更加简洁美观,一体成型的外壳还能起到更加坚实的保护压力和抗冲击的作用。而且,通过使用东芝专利的分集无线天线技术,这种顶盖设计还将增加对无线信号的接受能力。
R700 A表面
R500 A表面
R700的摄像头虽然用了200万像素,但是画面并不细腻,噪点和噪点明显。R500没有内置摄像头。
R700摄像机
R700侧面前面的弧度与R500的设计相同。屏幕顶盖比机身略短,采用了和机身相同的弧度。笔记本正面被撞时,应力可以沿着机身分散,更靠前屏幕的机身用来尽可能保护脆弱的屏幕。
R700侧
R700的散热窗口比R500更宽,散热效果应该更好。
R700散热器
R500散热器
R700配备了eSATA高速接口和高清HDMI接口,这是R500无法企及的。
R700接口
和R500一样,将R700ExpressCard插槽放在光驱下方,视觉上可以让机身感觉更薄。
R700侧接口
R500侧接口
R700正面的状态指示灯一目了然,但不如R500美观实用。R500的指示灯只有点亮才能看到,让指示灯更加清晰简洁。
R500指示灯
R700指示灯
R500指示灯
R700的触控板支持多点触控,相比R500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东芝R系列的触控板总感觉不错。R700触摸板上方有一个触摸板开关,可以防止键盘误触触摸板,比R500更方便。
R700触摸板
R700的键盘采用了更时尚、更易打理的巧克力键盘,R500则采用了普通、宽敞、更舒适的标准键盘。
R700键盘
R500键盘
键盘左下角是表明身份的Portege logo。
搬运标志
R700靠近轴的快捷键也与R500不同。R500是一个安全防护和半反射显示按钮。前者是东芝特色的安全软件套件,后者是因为R500采用了东芝专利的半反射屏幕,在室外可以切换到半反射显示模式,并且可以关闭屏幕的背光,即使在强光下也能清晰地阅读和观看屏幕内容。而且光线越强,显示越清晰,省电的目的。R700的按钮是eco tech和显示开关按钮。前者是东芝最新的节能低碳技术,智能调节笔记本的性能。后者是因为R700没有使用半反射屏,所以在连接外接显示屏或投影仪时设置了显示切换按钮。或许是成本限制的原因,R700没有使用东芝专利的半反射屏是一个遗憾。
R700屏幕按钮
R500屏幕按钮
R700的立体声有左右两个声道,比R500只有一个扬声器好多了。
R700喇叭
R500喇叭
R700的转轴设计更美观。和R500一样的下沉式设计,可以保持整机的轻薄、扁平、简洁、大方。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转轴设计也在R500和R600代的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得到了验证,完全不存在坚固性的问题。
R700旋转轴
R700的底层硬盘窗口没有使用屡获殊荣的R500?蛋壳?设计上,也没有采用R500带有弧度的记忆窗设计,?蛋壳?弧度设计可以大大缓冲外力对硬盘和内存主板的损坏。或许是因为东芝引以为傲的三维硬盘aps保护技术非常成熟,所以放弃了这个设计。
R700 D表面
R500蛋壳硬盘保护
R500 D飞机
R700可以自由更换内存和硬盘,比只能更换内存的R500和R600更方便。
R700内存和硬盘
内存和硬盘的盖板都是蜂窝状结构加固,用手掰的时候硬度真的很高。
R500和R700外壳
R700的电池为5800mAh,比R500大,续航能力更好。
R700电池
R700和R500底部最大的区别就是散热风扇网格。R500的底部没有风扇网格。关于整体散热效果,我后面会详细说。
散热器风扇
东芝在R700主板的主要加热和冷却部件的底板上标明,提醒大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皮肤灼伤。
R700提示符
R700的底部扩展坞与R500不同,不能通用。
R700扩展接口
R500扩展接口
(本文转载自IT168,作者为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