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是哪个设计单位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东莞报道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原则同意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节能报告。报告显示,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高压电器、电源、电控、电机、精工、变速器、发动机、精密设备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生产线。

作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产量突破3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东莞的落地项目无疑是东莞新能源汽车“三电”组件的重大突破,为东莞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添了新的优势。

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东莞新能源产业在工业企业增加值、重大项目投资等方面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发力,整车项目逐步落地,一批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转换轨道,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延伸,新增新能源汽车“三电”和核心零部件。东莞新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

CCID华南智创中心主任龚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了一条世界超车的新路,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相关优势。目前东莞也在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但在整车项目上优势并不明显。未来,东莞仍应以氢能汽车、高性能电池等领域为重点,结合自身制造业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研发和工业制造高地。

东莞新能源产业加速扩产。

年初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持续上升。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351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25.7%。在政策、供给、需求等因素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围绕产业展开激烈竞争,不断推动产业扩张。

制造业大市东莞也在持续加码新能源产业。今年以来,随着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东莞塘厦东易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的落地,东莞的产业链逐步加强和优化。

作为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补链项目,东莞塘厦东易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今年将继续建设,打造成为东莞市新能源汽车R&D及生产中心、零部件R&D及制造中心、新能源汽车电子及新兴产业制造中心。目前,比亚迪、一汽、广汽、小鹏等30多家头部车企签约入驻,初步实现了智能汽车产业的集聚效应。

早在今年8月,广东省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就公示了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具体内容。公告显示,该项目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总投资65亿元,预计年产值6543.8+07亿元。项目将于2024年6月4日前开工,2025年6月4日前竣工。该项目将为东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东莞在水乡功能区集中签约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等28个总投资6543.8+06.7亿元的重大新能源项目。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位于水乡功能区红梅镇河西工业改革区。项目提供“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生产”全链条、生态化的优质服务,实现项目“摘牌建”。将用新能源智能汽车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示范基地。

此外,8月,航盛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项目、新能源汽车电子测试基地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也落户东莞。

值得注意的是,6月365438+10月31日,东莞市塘厦镇高端装备生产项目在广东省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公示。项目总投资约137亿元,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值约185亿元。主要生产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或将建设全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成为东莞打造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引擎。

今年6月165438+10月,星瑞科技子公司东莞中兴瑞新能源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及服务器精密结构件扩建项目竣工。未来,东莞中兴瑞芯工厂将作为兴瑞科技的华南制造中心和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汽车电器零部件/模块和5G智能终端的高度智能化专业化制造工厂,继续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器系统和智能终端。

探索新能源产业特色发展道路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了基于光伏和氢能的发电终端、基于氢动力和锂电的储能电池终端、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终端,而新能源汽车无疑实现了新能源产业的多端聚合,势必成为新能源产业竞争的主战场。

东莞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起步较早,现已形成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驱动,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共同成长的发展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优势不断显现。截至目前,东莞消费电子锂电池产值占全国的15%,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300家。

动力电池方面,东莞发展了氢动力电池和锂动力电池两条产业链,锂动力电池的电池技术是最好的。电池技术专利数量全球排名前40的东莞占据了7个。

作为电池行业“黄埔军校”ATL的直接供应商,广东董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锂电池组智能制造装备的领先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ATL等锂电池企业纷纷宣布新的锂电池投资和扩建项目,进而产生了对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强劲需求。董波智能将在动力电池设备赛道上冲刺,明年有望实现新的业绩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以易观科技、心香科技、Luxshare、易安科技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逐步加大布局新能源产业链的力度,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进一步放大了东莞新“三电”赛道的先天优势。

公开报道显示,依托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心香科技前三季度客户需求旺盛,新项目逐步量产,订单量大幅增长。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箱、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件、储能及光伏逆变器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第三季度公司利润8400-9400万元,同比增长1132.29%-1278.99%。

在动力电池提速的同时,东莞今年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网联系统领域也有不俗表现。以远峰科技为例,作为一家专注于移动出行领域产品技术开发的科技公司,远峰科技已与包括李在内的近20家智能汽车客户达成量产和定点合作,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门禁和互联系统三大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关键零部件在东莞的落地,比亚迪还在东莞投资成立了新的动力公司——东莞富迪动力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电机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等。,将为东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链修复提供重要支撑。

龚表示,在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激烈竞争,东莞势必需要找到一个新的轨道,以形成与其他城市的错位优势。依托自身产业体系基础,东莞可以继续放大“三电”产业链优势,提前布局,努力走出一条全国新能源产业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