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形势有所改变,发展趋势乐观。
发展环境改善,行业景气度上升。
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我国汽车销量可谓逐月攀升,“金九银十”势头更加强劲。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6.5万辆,环比增长17.4%,同比增长12.8%。6月份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汽车销量达到257.3万辆,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12。
从累计销量来看,中国汽车销量的年度降幅也处于持续收窄的状态。数据显示,6月5438+0至6月5438+0累计汽车销量96.99万辆,同比下降4.7%,降幅比9月1收窄2.2个百分点。中汽协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2020年汽车产销降幅在5%以内。
作为整车的上游,零部件行业的景气度与整车下游的销量密切相关,因此在汽车销量持续回暖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加速回暖。这一点从自主零部件企业三季报中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来。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汽车零部件板块145家公司营业总收入1990.04亿元,同比增长13.51%,归母净利润1092.4亿元,同比增长35.83%。
当然,中国零配件行业的好转与海外车市回暖不无关系。从海外车市来看,虽然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反弹,但总体来看,疫情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车市的景气度也有所回升。综合各国汽车协会数据,今年10期间,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新车销量均同比增长,比之前有所好转。这意味着一些有海外业务布局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受影响较小,业绩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更重要的是,外部需求的逐步恢复推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业绩。中信证券分析认为,三季度,海外疫情逐渐趋缓,海外汽车销售开始恢复。7月份欧洲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转正,8月份北美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转正,导致欧洲和北美汽车产销出现短缺,9月份差距进一步拉大,海外补货需求旺盛。同时,海外供应链受疫情影响,短时间内难以重新组织生产,供应能力恢复有限,增加了对进口零部件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向型零部件企业受益。
回顾过去,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成功融入了世界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在汽车产业链全球配置的影响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从12959亿美元上升至53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95%。
尽管疫情爆发后,中国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严重冲击,出口量明显下降,但由于外需逐步复苏,近几个月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形势明显好转。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连续三个月(8-10)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分别为12.2%、22.7%和31.3%,增速在不断提升。
发展动力充足,后续形势乐观。
2020年,为了提振汽车消费市场,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类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涵盖新车购置补贴、增加号牌指标、鼓励旧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浙商证券认为,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铺开,有望带动国产车“更时尚”的提前到来。
就今年第四季度而言,乘联会指出,汽车市场面临诸多利好。首先,经济持续良好增长。其次,今年新品上市的步伐已经延至第三季度,真正的量要等到第四季度才能出来。另外,各地政策持续发力,基本在65438+2月到期。随着时间的临近,消费者购车抢末班车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该机构认为,第四季度车市增速将接近第三季度。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表示,在政策和投资的推动下,第四季度商用车将继续增长。乘用车方面,9月下旬开幕的auto china推动了企业新产品的全面投放,地方消费政策的延续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国内汽车市场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有望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后续发展。华西证券研报显示,需求提振带动三季报业绩明显好转,行业重回周期性复苏通道。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销量增速将达到65,438+00%,对应2020年全年增速-6%,2026,438+0年销量增速约为65,438+00%,带动上游零部件和下游经销商景气度回升。
此外,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外需回暖有望提振汽车零部件业绩,汽车零部件出口将加速三个月,海外库存需求低迷的后续回暖将导致零部件细分领域持续高增长并超出市场预期。
中商产业研究院指出,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发展速度趋于稳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万亿元,同比增长7%。虽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在此背景下,零部件市场整体发展趋于良好,预计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有望达到5万亿元。
该机构还指出,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创新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创新环境逐步改善,相关财政和产业政策不断优化,发明专利数量稳步增长,产业链不断完善。所以长期的好势头不变,中国汽车工业也将由规模大变实力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低。因此,无论从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空间,还是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仍有巨大的空间。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形势有所好转,未来可期。但挑战依然存在,如疫情反弹风险、新兴国家崛起等。例如,如今,中国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促使许多公司转向别处。亚洲其他地区以更具吸引力的成本优势加入了竞争,争相提供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场地。越南、印度和泰国等新兴国家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削弱了中国的地位。对此,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