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是什么时候做的?

1851年,美国人伊莱亚斯·豪申请了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但没有商业化,甚至被遗忘了半个世纪。

1893年,一位名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发了一种“拉链”,并获得了专利,这就是拉链的最初雏形。

1913年,瑞典Sambak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成为一种可靠的商品。

1917,拉链传入日本。那时候拉链很少见,只能作为权贵炫耀身份的装饰品。

1932日本开始大量手工制作拉链。

从65438到0934,上海、香港、美国的拉链产品开始批量出口。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的前身“三S商会”成立于今年6月65438+10月1。

1950年,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进口自动牙链机,进入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

中国的拉链生产是1930年从日本传入上海的。当时,在上海侯家路,王鹤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拉链厂。后来,吴又在开办了另一家拉链厂,并于1933创办了上海三星(即)拉链厂。

1949年,中国有20多家中小型拉链企业,从业人员约1000人。主要靠手工,设备简单。

1958年,上海三星拉链厂引进德国制造的自动米粒机,进行技术改造,将自动米粒机的转速从1440转/分提高到3000转/分,相当于人工操作的230倍。滑块生产由单头冲压改造为十二道次一次成型,生产效率提高50倍以上;匀染、刷光、洗带、打蜡、并丝、无梭织机等高效专用设备改造成功;通过推广铝镁合金液态拉深、硬质合金烧结成整体模具等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中国拉链行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1958隐形拉链开始销售。

1961年,Delrin树脂拉链注塑机问世,Delrin树脂拉链开始销售。

1963 EFJON双骨拉链开始销售。

1971带贝隆拉链的针织面料开始销售。

1974北京引进瑞士尼龙拉链(卧式)生产设备;随着天津引进八套法国生产的聚酯拉链生产设备;不久,国内如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等地从德国、日本、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引进非金属拉链设备,非金属拉链开始在中国发展。

1978渔网是用拉链卖的。

1979树脂拉链维斯龙带翅膀开始销售。

1985水密气密拉链售出。1989离子镀拉链开始销售。

1991年注塑快龙拉链开始销售。

1992永明,维斯龙热转印拉链和注塑(压铸拉链)开始销售。

1993 Qmeshe(快开)、Q mate(配对快开)、Q touch(帘轨快开)开始销售。

1994宽压铸QUICKLON(连续注塑)和达利开始销售。开始销售。从1年8月起,“日本吉田公司”更名为“YKK”公司。

自1980以来,特别是1995之后,我国拉链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兴民营拉链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拉链产品日益增多。目前世界上三种拉链,所有品种规格基本都能生产。

从65438年到0999年,中国拉链产量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越,超过100亿米,成为世界最大的拉链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