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薪酬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您转载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国外相关文献中对行业工资收入差异的解释可归纳为两种因素:劳动力市场竞争性因素(包括人力资本补偿因素、劳动负效应因素等)和非竞争因素(包括效率工资制度、工会因素、体制因素等)。国内多数文献对此的解释归因于非竞争因素,侧重分析体制因素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认为垄断(所有制垄断)是导致行业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
研究揭示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增长速度(GDP)和行业垄断程度(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金玉国(2004)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自己提出的垄断假说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是:行业工资水平取决于行业的相对垄断度(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陈弋(2005)的研究也证实企业国有经济成分比重不同,则工资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他深入分析了企业所有制对工资差别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间存在较大的工资差异,这种工资差异来自所有制的差别效应和工作小时数的差别效应,而非个人特征差别。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与城市集体企业之间的工资差异则是所有制效应和不同工人特征联合作用的结果,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工资差异完全产生于所有制效应。地方国有企业和城市集体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工资差异则主要由纯所有制效应造成。
至于其他制度因素,如工会和工资分配制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我国学者较少研究,国外学者研究较多。澳大利亚学者Waddoups, C. Jeffrey(2005)对本国工会的影响做了研究。基于澳大利亚的工会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减少,作者通过分析1993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工会对工资的影响在减弱,工会与非工会企业的工资差别很小,而且也不再与行业的工会化程度相关。Garino, Gaiaa,Martin(2000)则研究了效率工资制度对工资差别的影响。他们将效率工资制与工会谈判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工资决定模型。研究发现,当效率工资效应存在时,商品市场垄断力量的增强会对工资产生更强的影响,使工资差距扩大。
关于竞争性因素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我国学者的研究普遍表明,人力资本并非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如徐林清(2004)分析了教育对行业工资的影响,发现行业工资差异不能用人力资本特征来解释,性别就业倾向也不能揭示行业工资差异。王美艳的研究说明,教育对行业工资的影响在各省是不同的。但是钟春平(2004)的研究表明,行业的技术创新程度是导致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应用熊比特创新论,从技术创新的变化角度分析了行业工资差距的形成原因,结论是:居民申请专利的数量与行业工资差距具有同向变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