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哪个效果更好?

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是以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制备方法制成的预防疾病的主动免疫制剂。两者在制备工艺和作用原理上有所不同。

1,制备技术:mRNA疫苗是第三代疫苗技术,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DNA转录成mRNA,并在体外进行相关修饰。灭活疫苗是通过人工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病原微生物失活而制成的疫苗,也称死苗,是第一代疫苗技术。

2.作用原理:mRNA疫苗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的RNA进行修饰,然后传递给机体的细胞进行表达,使机体产生蛋白质抗原,从而使机体产生针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针对此类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能力;灭活疫苗中的病原微生物在体内失去繁殖能力,不会致病,但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从而产生免疫能力。

3.效果评价:mRNA疫苗在生理条件下不稳定,易降解,制备工艺复杂,效率相对较高。目前,新冠肺炎mRNA疫苗已经在世卫组织的授权下被批准使用。灭活疫苗安全、易保存、副作用小,可制成联合疫苗,如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

人体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病原体有几道防线,其中有两道与疫苗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是指我们熟悉的抗体免疫。人体发现病原体入侵后,B细胞会产生针对它的抗体。新冠肺炎表面有几种蛋白质,如S蛋白和N蛋白,它们暴露的部分是抗原,可以刺激抗体的产生,其中最重要的是S蛋白中与受体结合的那一小部分。如果新冠肺炎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病毒就可以侵入细胞。受体相当于一把锁,S蛋白相当于一把钥匙,S蛋白与受体结合的部分相当于钥匙的头部。如果B细胞对这部分产生抗体,与之结合就相当于用橡皮泥粘上了钥匙头,锁就打不开了。这种抗体可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称为中和抗体。针对S蛋白其他部分产生的抗体,以及针对其他蛋白产生的抗体,并不都是无用的。虽然它们不能通过与病毒结合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但它们相当于标记了病毒,免疫细胞可以过来杀死病毒。所以它们也是有用的,只是效率比较低,用处没那么大。我们主要关心的是中和抗体。

在中和抗体方面,灭活疫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如信使RNA疫苗。灭活疫苗的制作很简单:将病毒培养后再灭活,就成了灭活疫苗,所以灭活疫苗含有完整的病毒。灭活疫苗中所含病毒表面的一切都可以产生抗体,这样B细胞就会产生很多种针对它的抗体,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恰好是针对S蛋清与受体结合部分的中和抗体。信使RNA疫苗只编码S蛋白,不需要病毒的其他部分。S蛋白的信使RNA进入细胞后,由细胞的生产机器生产S蛋白。b细胞只产生针对S蛋白的抗体,中和抗体的量要多得多。

两种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质量也有很大差异。灭活疫苗含有死病毒,病毒被杀死后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产生的针对S蛋白的抗体遇到活病毒可能结合不好,质量也没那么高。信使RNA疫苗模仿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当场产生S蛋白。结构没有被破坏,这与病毒的S蛋白非常相似。这样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以和活病毒S蛋白紧密结合,所以信使RNA疫苗的质量比灭活疫苗高很多。因此,信使RNA疫苗在体液免疫方面比灭活疫苗好得多。

抗体只能消灭细胞外的病毒,对已经侵入细胞的病毒却无能为力,只能依靠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指T细胞免疫。T细胞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与抗原产生的免疫有关。一种叫CD4的T细胞,也叫辅助性T细胞,在发现病原体后,具有分泌细胞因子和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破坏病原体的功能。其中,消除病毒与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和CD8 T细胞杀死病毒有关。CD8 T细胞又称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释放细胞毒素,使那些已经被病毒入侵的细胞死亡,所以病毒也随之死亡。

免疫反应与干扰素密切相关。病毒侵入细胞,大量复制后会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不仅能抑制病毒复制,还能召唤免疫细胞消灭病毒。灭活疫苗是死病毒,不能侵入细胞,所以不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为了使灭活疫苗产生免疫反应,需要添加氢氧化铝等成分作为佐剂,但这类佐剂只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也可能刺激部分CD4 T细胞产生,而不能刺激CD8 T细胞。信使RNA疫苗模拟了病毒入侵和复制的过程,可以刺激CD8 T细胞的产生,而正是CD8 T细胞杀死了已经入侵细胞的病毒。所以,在细胞免疫方面,信使RNA疫苗比灭活疫苗要好得多。

可见,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灭活疫苗都无法与信使RNA疫苗相比。如果你看到一个研究说两者是一样的,预防感染或者预防重疾的效果一样好,这是不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