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攀比?

我妈一辈子喜欢和别人比,经常拿我和别人比。从初中开始,我就开始讨厌住在我家后面,学习比我好的邻居。虽然我们在同一个年级,总是在上下学的路上相遇,但是我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话,一直把她当成敌人。

但结果初中三年我都没有超过她,对她充满了敌意,甚至是厌恶。结果让自己心理扭曲,阴暗。

所以,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比赛的结果一定是你自己惨败。因为外面有人,总有人会比你强,你不断给自己设定比较对象,不是在折腾自己吗?

最近,我读了白写的一本书,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攀比?“,很* * *。

其中金句频出:(偶尔喝鸡汤也很补)

?当人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的时候,幸福就会离我们很远。

我们不断地从琐事中发酵自己的负能量,而这些宝贵的时间,我们本可以发现身边的美好。

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待问题的观念和态度。

弥尔顿说:“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仰望别人的成功,感到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哀叹自己的不幸。

比较别人的成功,怨恨自己的挫败感;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痛苦。

中国人似乎一辈子都在比较自己。

攀比成了习惯,自然就不开心了。

别人有自己的,就要努力去拥有。他们有了就开心就好,尤其是他们发现别人有了之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会增加他们的烦恼。更不用说一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的东西了。

有兴趣可以阅读原文:

白: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攀比??

第一,缺乏信仰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黑人和墨西哥人靠福利生活,甚至在大街上要钱,却整天乐呵呵的?

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在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还是不开心?

归根结底,是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出了问题。

现在中国人已经放弃了他们的信仰,没有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哲学。导致生活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掌控幸福的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幸福。

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待问题的观念和态度。

正如弥尔顿所说,“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没有信仰,很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的东西上,甚至互相攀比,期待别人的成功,觉得自己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哀叹自己的不幸;

比较别人的成功,怨恨自己的挫败感;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痛苦。

第二,爱攀比。

中国人似乎一辈子都在比较自己。

孩子从小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比成绩,比能力,比奖项的多与少,比是否考上名校。

毕业出来工作,比较的是工作够不够好,工资好不好,福利多不多。

在父母长期的要求和比较下,久而久之,我会习惯性的养成比较自己的习惯:我比别人强吗?我的衣食并不比别人好。......

攀比成了习惯,自然就不开心了。

别人有自己的,就要努力去拥有。他们有了就开心就好,尤其是他们发现别人有了之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会增加他们的烦恼。

更不用说一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的东西了。

当人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的时候,幸福就会离我们很远。

不为美好的事物所动。

“东风无有,妆点千朵。”

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我们欣赏自然和他人创造的美吗?

我们似乎总是匆匆忙忙,常常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灵魂之美、生命之美、创造之美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能匆匆停下来欣赏路边美丽的花朵,我们的心会因为树叶在风中摇曳飘落的美好状态而柔软,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们也会很开心。......

然后,会有更多的时刻让我们感到快乐。

第三,不懂得施舍

宋代的张商英说“快乐而有爱是好的”,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

给灾区捐几个亿是慈善,给一个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慈善。

“大嘴美女”陈瑶第三年担任联合国难民署驻华新闻发言人。在过去三年里,她访问了菲律宾、泰国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

她说:每次我背上背包去世界各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也觉得正能量回到了我身上,我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姚明说:“做公益和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升华自己。最终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有用。”

单调性和正则性

中国人缺乏生活的热情和娱乐性,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的。

学生的生活是三点一线。他们为初中,初中,高考而活。只有学习和书籍,生活似乎很单调。

职场人的生活也是上班吃饭睡觉。宝贵的周末时间不够休息,难得出去郊游或者娱乐。

也许等你老了,你会有大把的时间去玩,但是你的身体却令人失望,受不了旅行和吃喝。

富士康为什么短时间内发生多起“跳楼”事件?

因为人不是灰蚂蚁,生活的过度单调和规律会让人失去幸福感。

第四,焦虑无处不在。

中国人总是焦虑不安。

对社会不公的焦虑,对缺钱缺权的焦虑,对物价飞涨的焦虑,对不安全食品的焦虑,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对环境污染的焦虑...似乎有无尽的焦虑。

然而,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幸福。总是担心,怎么会有时间开心呢?

第五,压力太大

中国文化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责任总会或多或少地赋予中国人,形成他们的压力。

在中国人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比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抚养孩子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

在这些沉重的压力下,他们忙得没有时间去缓解。

久而久之,这些压力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不快乐,甚至伤害了他们的健康。

六、不敢坚持做自己。

妈妈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

中国人被很多人期待,所以不能坚持做自己。

一个人应该是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父亲,朋友的好伙伴,同事的好伙伴,但不能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人。

我总是和自己斗,自然很难真正快乐。

七、心灵的封闭

早在1979年,一位美国学者写了一本书《美国人心灵的封闭》,书中说美国人的心灵是封闭的。为什么?

因为美国的年轻人并没有远大的理想,而是热衷于眼前繁华的物质世界,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

今天全中国的人都闭关锁国了吗?

要知道,即使是在最贫穷最危险的情况下,只要你能敞开心扉,你总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布谷老师说

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比较,去抱怨甚至羡慕别人,最后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我们不断地从琐事中发酵自己的负能量,而这些宝贵的时间,我们本可以发现身边的美好。

从今天开始,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思考,多听多观察。幸福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