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学好覆盆子馅饼能找到工作吗?

难。

其实树莓派如果只是从实现功能的角度来说,还是可以做一些工作的。但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树莓派最大的价值主要是用来学习服务器的基本原理和一些电路常识。很多先天因素使得它很难成为智能设备发展的主流。

第一,成本的问题。

先算个账吧。一个3代+覆盆子馅饼200+元。如果要做一个产品,加上另外两个模块,按照一个模块100元左右的价格估算,材料成本至少要400+元。再加上一些基础元器件,电源,外壳,就要500块钱了。

而两个模块的树莓派,能做出什么水平的产品?湿度计、鬼火、门铃...大概就是这个水平吧?500元的物料成本,包括推广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税费,就要700-800元,恐怕还是亏本的。

第二,续航问题。

树莓派的功耗决定了它只能在大型设备中使用。虽然网上已经有很多人用它来制作智能浇花器、玩具无人机等小创意产品。但又有多少人仔细考虑过,这些创意产品在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情况下能坚持多久呢?让我们看看门铃是什么样子的:

一款售价近千元的高端豪华门铃,偶尔会发出嗡嗡的风扇声。开电源键的时候要等一会儿,等门铃开了之后才能用。需要使用专用电源,如果使用一般锂电池,只能维持几个小时。

综上所述,既然只能用于大型设备,树莓派本身体积小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第三,与单芯片开发板相比,没有优势。

最接近树莓派的是ARM微控制器开发板。以ARDUINO为例,它被视为比51系列微控制器更有利于初学者的微控制器开发板。它和树莓派在应用上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是微控制器,没有操作系统,不能当电脑用。一个ARDUINO的价格根据版本不同大概在25-80元左右。除了不能当电脑用,它能实现的功能堪比一个覆盆子馅饼,开发难度也小很多。功耗远低于一个覆盆子馅饼,基本可以满足手持设备的续航需求。增加了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一个WIFI模块,一个蜂鸣器,一个晶体管和几块电池。100元绝对绰绰有余。加上一些基本的元器件和一个外壳,如果成本控制得当,150元内就能做出一个智能门铃,远比一个树莓派裸机的价格要便宜。只要宣传得当,好像200块钱卖到了这个价位就能盈利。不需要风扇,没有嗡嗡声,几秒钟就能开机,不需要等待,几块电池就能等一周左右。这只是有点像一个产品应该有的样子,不是吗?

由树莓派衍生的民用智能设备市场份额基本接近于零。除了价格和功耗都比ARDUINO高一倍之外,唯一能算作优势的就是拥有一个操作系统。不过,如果真的有必要,在ARDUINO上安装一个小的操作系统并不难。比如一个专门为单片机设计的操作系统,比如ProtoThreads,只需要烧120行代码。虽然功能不如Raspbian,但是小巧,能耗自然小很多,方便解决手持设备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从制作上来看,ARDUINO几乎可以算是完胜树莓派,但饶是如此。ARDUINO在单片机的开发板中仍然被认为是一个“玩具”(成本仍然太高,不适合量产)。

以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开发板价格是多少?

ESP8266系列,物联网行业最流行的MCU开发板。阿里巴巴批发以上,单价在4元左右。

你需要花200+元去做别的公司4元成本就搞定的事情。启动较慢,续航时间较短,发热比其他高。你想去哪家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