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郴州科技事业发生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

1998以来,我市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和专利申请。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科技进步奖13。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88.6%,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市11个县(市、区)中,苏仙、资兴、桂阳、桂东、嘉禾、北湖、宜章等8个县已跻身全国科技工作先进行列,县级资兴市也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郴州现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分别是郴州程前岭经济技术开发区、汝城县三江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嘉禾县珠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宜章县南靖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资兴市东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郴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7.2亿元。全市取得科技成果41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市级科技成果奖23项。专利申请163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67件。授权专利1031。年末全国共有10个气象站和409个自动观测站。到2014年底,郴州有湘南学院。有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郴州广播电视大学。

湘南学院有1567名员工。在校学生15000余人,成人学生3528人。学校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2门省级重点课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09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00余人。该学院已正式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 *招收普通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020人,其中高职学生1.326人,在校学生4971人,初就业率70.98%,年终就业率95.88%,成人教育学生1人,社会培训学生280人。重点建设专业4个,新增专业4个,申报专业2个,实际开设专业24个。新聘教师21人,其中2人获得教授职称,14人获得副教授职称,1人获得高级政工师职称。新校区建设取得进展,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价值654.38+0.68万元。郴州电大完成全年招生1.600人,年底启动1.20名中专生就业。顺利完成教育部对郴州电大开放教育的终结性评估,获得“优秀”。唐宋元明时期,李白、韩愈、秦少游、周敦颐等诗人在这里留下了优秀的绝句。秦少游因《檀沙行·郴州旅社》“陈强本来是绕着陈山走的,他去潇湘是为了谁”;周敦颐用《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净莲而不妖”。上个世纪,邓中夏、萧克、黄克诚、欧阳海等名人不仅产生于此,更是中国女排的“主场”,五连冠。

郴州拥有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5家,三星级酒店30家。天之道足浴城、女排训练基地体育馆等休闲俱乐部和高档舞厅遍布城市主要街道。

郴州古称林逸,意为森林中的城市,森林覆盖率达70%。“一山一湖一泉”是郴州山水的精髓。

被誉为“中国第二个西双版纳”、“世界动植物基因库”的莽山,聚集了最危险的蛇、南方红豆杉等1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在东江湖,1.60平方公里的湖面辽阔,81.2亿立方米的湖面晶莹剔透,点缀着数十个岛屿,湖水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亚太第一生态漂流东江漂流、云雾缭绕的小东江、斗绿灵岩洞、龙井峡谷等。

东江湖

东江湖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区资兴市,紧靠京广铁路和国道107,距市中心3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东江湖风景旅游区是以东江急流、险滩、灵岩景区、龙井峡景区、海岛社区为主体,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海岛型旅游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集山之美、水之韵、江南之美、历史文明于一体,被誉为“人间天上的湖”。

邙山

莽山位于湖南省宜章县,南岭山脉北麓,总面积2万公顷。东、西、南三面毗邻广东省乳源、连州、阳山。邙山地形复杂,山峰尖锐,沟壑纵横,境内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50多座。最高峰蒙坑石海拔1902米,被称为“天南第一峰”。蜿蜒群山中的长乐河是珠江的发源地之一。莽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景色壮丽,是湘粤交界的一颗绿色明珠,是生态旅游、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

石林

郴州石林位于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临武县、宜章县交界处,距林州市区约80公里。目测面积有几平方公里,比云南路南的石林还多。郴州石林的数千根石柱和山峰由大理石和花岗岩构成,高度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造型千姿百态,别出心裁,瑰丽壮观,尤其是色彩以黑白为主,整体是一幅天然的中国画。

九龙江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郴州市汝城县人民政府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挂汝城县大坪国有林场牌子)。公园毗邻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南面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蟒山公园,北面是革命的摇篮东江湖和中国的祖先颜地陵墓。有山奇、幽谷、深林、美水、怪石、泉灵等82个景点,独特、豪迈、奇、险、幽、美,有自然现象、森林、水体、地质、人文。

陈江

郴州历史悠久。在这个城市的东北郊区有一条名叫陈江的小河。自秦以来,郴州是历代郡县、州、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宋代诗人秦观贬谪湘南,住在汉办的一家旅社里,写了一首名为《塔莎之行,郴州旅社》的诗,留下名句“陈绛幸绕,为谁去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