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美国女兵地位是如何变化的?

女性,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柔弱的存在,在传统的习俗之下,女性所扮演的基本上都是母亲与妻子的角色,也就是家庭主妇——这些女性的生活应当围绕着自己的家庭来进行,仿佛是一直固有的传统。

而至于战争,这种给人以血腥强硬的词似乎一直与女性毫无瓜葛,但是如果真正去看历史,就会发现女兵在历史之上早有先例,比如说西非达荷美国王盖左的妇女军团就是其中之一。而在美国,自独立战争开始就逐渐有一批女性加入军队,为国家贡献一份力。

一、独立战争时期

在美国建国之初,虽有不少的女性跟随丈夫随军作战,但大多数只是“随军”,并不是主要参与“作战”。不过要说所有的都不作战也不准确,这段时间中还是有少许女英雄加入战争的,他们甚至在后来一度为人所歌颂,比如玛丽海斯——玛丽海斯的丈夫本是当时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军团中的炮兵,但不幸的是他在一场战争中受了重伤,导致位置空缺,而玛丽看到无人替补便自请上战场,填补空缺。战争之后,玛丽被无数人所歌颂,并永久载入史册。

当然,像玛丽这样的人,她们并非是以女性形象进入军队的,毕竟女扮男装上战场并非是中国花木兰的专利。她们这样的女子除了和男子一样的勇敢坚毅之外,也拥有着女子独有的细腻与谨慎。但是这种优秀的女子却依旧并没获得应有的尊敬,就比如说美国历史之上曾经就有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桑普森,她加入了陆军之后一直为美国而战,但是国家甚至还拖欠她的军饷,她死后,她的子女也不能像一般的烈士以及军人子女那样获得抚恤金,令人唏嘘不已。

言归正传,据统计在独立战争期间,至少有两万名妇女是跟随着服役军人转战各地的,其中不仅有军人的妻子,还包括了他们的母亲和女儿,当时的军队会委任这些妇女承担着做饭或者缝纫等工作,为军人们提供便利。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妇女是被军队所雇佣,当起了医疗队里“不太专业”的战地护士。

二、美国内战时期与一战时期

1、到了美国内战时期,女扮男装的女子越来越多。在利弗莫尔的记忆中说:“超过400名妇女以女扮男装的方式投入战斗”。而且除却在之前就已经很常见的缝纫、做饭外,不少女性甚至开始奔波于前线,当上了侦察兵和情报员,甚至有时候连突击队都能够看到她们的身影。

除此之外,在南北战争时期还有以女间谍形式存在的女性,她们以“美人计”诱惑敌人的手段是当时比较“风靡”的手法。不过这些妇女最后一般只有两个结局,一类是被称颂为民族英雄,一类就是湮灭于历史。

而此时的战地护士较先前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并且这个时候的战地护士已经是比较专业的了,而非之前的“兼职”,这颠覆了原来的战地护士的临时性和不专业性的形象,这种专业最为体现在“专一”上——战地护士已经不需要兼任洗衣做饭缝纫等工作,只需要专心抢救伤兵就好。

不过尽管她们总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在此期间美军却始终没有给这专业的护士医疗团队一个“名分”。换句话说就是,这支队伍与士兵仍旧是不对等的,如果不是因为她们能够救助士兵,可能她们连军人身份都保留不下来。在当时,有一个军医处处长甚至曾公开表示他不希望女性进入战场。

2、在一战过程中,由于人手的不足,美军已经开始将女性规模性的招募进入军队,在这时美国还正式成立了护士军团,这算是美国女性进入军队一个小突破。

不过她们依旧没有享受到相对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公正待遇表现在多方面——海军方面表示后备军中女性不能够进入军舰,而陆军方面更是强力反对女性进入战场,并以女性身体不适应战场为由直接拒绝女性大夫进入战场。

虽然在此前女兵地位一直不高,即便是有所上升,涨幅也比较小,但这种情况到了二战时期却有了一个变革性进展,二战时期可以说是美国女兵地位的一转折关键期,而这种地位的提升也体现在多方面。

一、陆军方面

1、陆军方面大致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陆军妇女辅助队的建立

1940年,由于第一次和平时期义务兵役这一条例进入法律,越来越多的妇女被要求进入军队,而妇女组织们也乘机应声而起,她们为推动妇女进入军队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美国成立了陆军妇女辅助队。

不过在其成立之初,是只招收少部分女性(即有能力),绝大多数女性还是没有办法进入其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愈发剧烈,美国一些有识之士也隐约感受到了自己国家或许将无法独善其身,女性大规模参军在此时应该是势在必行,于是当时的马歇尔将军曾多次表现出了想让妇女大规模参军的强烈意愿。

而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战争真的爆发了,从这时候起反对女性进入军队的声音彻底消失,转而是对马歇尔将军有先见之明的赞誉。而此后,大量的妇女进入军队,解放了男性军人的时间,使其能够更为投入的进入战斗,这也成了不争的事实。

2、接着是陆军妇女队的建立

上面说到的女性辅助队其实主要还是以辅助为主,这就导致妇女队伍在当时还并不算真正进入到军队。直到1943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法律,这才使得其从辅助变成主位,陆军妇女队正式建立,美国政府授予了妇女和男性相同的军事地位,妇女们成为了正式士兵,和男性实现了平等。女性在军队之中不再是以依附于男子而存在的形象,而是独立自主的形象。

当时陆军航空队是妇女人数最多也是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有近一半的女兵并非从事着我们所想象的那类行政工作,而是和男性一样从事着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比如说飞机驾驶员、波金属板工人、电工技术员等等,而事实也证明,她们做的并不比男性差。

二、海军方面

为了应对战争,海军方面也开始扩充女性,并且成立了海军妇女队,这和一战期间并不允许妇女进入军舰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1942年,海军志愿紧急服役妇女队正式建立,并且开设了相关的培训课程用以训练新入伍的女兵。

在这里,有近85000位妇女服役,她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这些岗位大多数是非直接战斗岗位,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没有这一群强大的后援,可能美国所付出的代价远比现在我们所要知道的多。

三、总体待遇方面

上文说到,在二战之前,美国女兵的身份根本比不上男兵,更不用说什么好待遇了,但是二战时期的女兵开始有了良好待遇——比如说每个人每个月有18.75的薪水,同时还有一万元的人身保险。

除此之外,她们还能够被授予军衔,只不过当时军衔没有男兵高,最高的是上校,在当时海军志愿紧急妇女队中就有不少的妇女被任命为上尉、中尉、少尉等军衔。而此时,女兵结婚怀孕也不再会被随意解雇,如果性侵女兵,更是会受到严厉的审判,这在很大一方面保证了女兵的安全。

总结

总的来讲,比起之前,二战时期绝对是女性参军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后,女兵的身份有了法律的保障,同时,女性的独立部队成立了,不再是原本的附属地位,而且,女兵不再从事着单一的文秘、后勤、医护工作,她们可以从事全军种的非直接战斗类工作。

最为重要的是,在此期间,美国人的思想也开始有了转变,原本的军队大男子主义思想逐渐改变了,女兵的贡献也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美国妇女在社会至上的认可度在不断的提高。

其实不仅是女兵,其他的社会女性所受到的职业约束也在不断地减轻,妇女的择业就业渠道不断地在扩展,这对于美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