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华的科研成就

医疗方面,马武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各类危重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和管理。如心胸外科的麻醉管理、肝肾移植的麻醉管理、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管理、婴幼儿手术的麻醉管理等。主持心脏手术麻醉近千例,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管理。他有200多次放置Swan-Ganz导管(肺动脉导管)的经验和1000多次胸外科手术的麻醉经验。对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综合防治做了大量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了十多篇低氧血症综合防治的文章。为提高全省麻醉医师应对麻醉学最具挑战性任务——处理困难气道的能力,在马武华教授的组织下,利用熟悉各种困难插管技术的优势,如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视频下)、MaCoy喉镜、喉罩、Lightwand、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施可尼等。GlideScope视频喉镜、食管-气道联合管、紧急环甲膜穿刺包、鹰嘴导管等。2008年,麻醉科举办了广东省及华南地区首届“困难气道管理实用技术培训班”。我国著名麻醉学家、广东省麻醉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山大学陈炳学教授充分肯定了我院麻醉科在处理困难气道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领先地位,并称之为最实用的培训班。这堂课充分展示了一院在处理困难气道方面的系统性、多手段、先进理念、广泛知名度和综合实力,奠定了一院在全省困难气道管理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在教书育人方面,马武华教授为中山大学七年制研究生和五年制本科生授课十余年,专业为麻醉、公共卫生和营养。从事医护人员和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10余年,大力倡导和推广住院医师16学时培训制、总住院医师专职值班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医疗、教学、科研、外语齐头并进,院外各专科医院轮训)。

2005年底至2006年初,马武华教授与学校及几所附属医院合作,申请麻醉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成功,使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少数几所拥有麻醉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之一。从此,我院麻醉学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招收了第一届麻醉学研究生,使麻醉学人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本科-专科-中专为主的三层次模式转变为博士-硕士-本科为主的三层次模式。医务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已培养研究生11人,在读研究生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麻醉医师比例从7%飙升至65%,翻了近10倍。

在科研方面,马武华教授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是广东麻醉学获得项目资助最多的专家之一。目前负责科研项目7项,其中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2项,麻醉科学研究基金1,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项目1,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项目1,广东省及部门、高校、医院已完成并参与指导的科研项目65440。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主持的项目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医学成果三等奖;参与项目获200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新型双腔管、改良麻醉面罩、一次性气管插管支架、中心静脉压力计固定装置已获国家专利4项,正在申请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