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这辆车之前,整个城市都是一片混乱。苹果造车为什么这么火?

在造车的路上,吞了六年的苹果突然加速了。近日,路透社等外媒报道称,苹果可能会在2024年前生产一款汽车,并采用独特的“单电池”技术。然后有消息说苹果?汽车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最快将于2021第三季度发布。

从现有的报道来看,苹果的造车还没有完全确定。第一,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第二,没有模特的谍照,连个PPT也没有。然而就是这样一则看似捕风捉影的新闻,却在汽车行业引起了一阵骚动。

65438年2月2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听到苹果造车的消息后,向媒体透露了一个秘密的故事:“In Model?3在产能爬坡最艰难的阶段,我曾希望以目前只有十分之一的市值把特斯拉卖给苹果,结果库克(苹果CEO)再也没见我。”马斯克的话里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痛苦,也夹杂着一丝“苹果没眼光”的意味。

两天后,大众集团另一位CEO迪斯也表达了对苹果造车的看法,他说:“与传统汽车竞争对手相比,苹果的进入可能是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向大众发起更大的挑战。”有报道称Diss提到的传统车企被解读为丰田,认为大众并不是害怕丰田,而是担心苹果的冲击。

不过,现在还不确定苹果会不会造车,更不用说怎么造了。但这并不妨碍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相信苹果真的能造车。毕竟苹果直到现在都没有否认过这一点。很多人在对待苹果造车的时候,都有一种既害怕又期待的复杂心态。

苹果造车6年简史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苹果汽车的前前后后。早在2013,库克就宣布推出“iOS?在?那个?Car”车载系统,后更名为Carplay。这是苹果第一次与汽车联系在一起。

从2014开始,苹果推出了号称绝密的“泰坦计划”,开始全力推进造车事宜,四处招人。那段时间,苹果从特斯拉、克莱斯勒、大众等车企挖走了一批人才。为此,马斯克曾表示,那些被苹果从特斯拉挖走的人是被“解雇”的。

此后,从2016到2018,苹果造车的消息不断,包括2016前硬件高级副总裁Bob的重新入职。曼斯菲尔德,并让其承担自动驾驶的开发;2017年,苹果获准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苹果自动驾驶的测试不断升级,车队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在造车的过程中,苹果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2018,库克表示“苹果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不一定会开发真正的硬件产品”。再加上当时苹果自动驾驶部门裁员的消息,这些一度让外界认为苹果可能已经放弃造车了。

其实半途而废造车并不是一件很难承认的事情。2065438+2009年,英国戴森公司在花费200多亿元后宣布放弃电动汽车发展计划。但苹果始终没有这样的表态,留给外界猜测。

可以肯定的是,从2014到现在,苹果造车用了6年时间。是做自动驾驶技术还是自己造车?苹果从来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产品。

然而,经过最近密集的新闻轰炸,苹果的汽车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现在该进入游戏了吧?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苹果造车的消息已经传了六年,却偏偏在2020年底这个时间点刷了一波存在感。

现在明确的是,相比6年前的产业环境和舆论环境,这个时候说要造车更靠谱。6年前,也是一批新造车企业打算进军汽车行业的时候,比如中国的蔚来、小鹏,基本都是那个时候加入的。当时的科技公司选择从某个技术领域切入汽车。比如美国的谷歌、苹果更重视自动驾驶,而中国的华为、百度、阿里都发布了自己的软件系统。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少有科技公司真正在海里造汽车。

然而,今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电动汽车似乎是一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前途的事业:特斯拉已经准备在中国生产第二款国产汽车,大众的MEB平台电动汽车ID.4也即将量产,更不用说中国车企已经集体发布了自己的中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除了开发技术,科技公司还通过各种渠道参与造车。在中国,阿里投资了SAIC的高端汽车项目智机汽车,百度被传将与多家OEM厂商合作造车。就连久未动静的FF最近也爆料将量产,距离贾跃亭回国的时间更近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突然发现,并不是科技公司不想造车,而是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就像今年这种新的造车热潮又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只有华为明确表示不造车,其他公司都还模棱两可。

另一方面,新汽车制造公司的市值今年像火箭一样飙升。特斯拉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超过丰田,甚至高于大众、福特、奔驰等巨头市值之和。中国的蔚来、小鹏和Ideality甚至已经触及市值高点,将传统汽车公司远远甩在后面。制造汽车确实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钱景”的事业。

与苹果相比,虽然市值高达2.2万亿美元,仍居全球上市公司之首,但创收潜力已经开始下降。苹果2020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646.9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5.438+0%,而净利润为654.38+02.673亿美元,比去年的654.38+03.686亿美元下滑8%。

有前景,钱多。如果苹果说它对制造汽车完全不感兴趣,那很可能是一种言不由衷的说法。

苹果造车的想象空间

苹果的车还没出来,就已经掀起了广泛的讨论。行业领袖站出来发表评论,或欢迎或表示关注。在资本市场,多家机构列出“苹果汽车概念股”名单,分析潜在投资机会。从这些反应来看,苹果造车的影响力是空前的。那么,苹果的车有什么优点呢?

很明显,首先是苹果这几年的积累。相关资料显示,苹果在汽车领域申请了30多项专利,涉及自动驾驶、AR导航、车载VR、车内支付、生物识别、智能硬件、车外交互、虚拟后视镜等领域。从技术上来说,苹果积累了很多。在人才方面,苹果的专项项目组有一个1.200人左右的团队。

技术的积累是人们相信苹果可以造车的直接原因。当然,最重要的是苹果强大的R&D实力。现在流行一句话叫“软件定义汽车”,而苹果恰好是软件方面做的最好的。它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无论是iOS还是OS,都非常成熟。芯片方面,苹果也有自研的M1芯片等等。

更重要的是,苹果作为手机行业的颠覆者,在全球拥有海量的果粉,其拿手好戏就是围绕硬件产品打造独特的生态系统,从iphone、ipad、iWatch、imac到苹果?车,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比如苹果的语音识别系统Siri,几乎可以直接移植到汽车上。

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造车不是为了造车。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一大笔钱。苹果的现金储备高达2000亿美元,可以说是最不缺钱的。很多观点认为,不是苹果能不能造车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我希望,不情愿恰恰是问题的核心。苹果为什么一定要造车?一位花旗集团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我们非常怀疑苹果是否会真的生产汽车,因为汽车行业的利润要低得多。”

的确,与卖手机相比,造车并不是更赚钱的生意,但却能给资本市场讲一个好故事。某种程度上,有人期待苹果加入造车,这样“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但也有人担心,以前人们把特斯拉当成“狼来了”,苹果就像另一只更可怕的“狼”。等iCar真的来了,恐怕电动车行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