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辰笔下人物的生活

刘北辰教授长期从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非线性力学、计算力学和大变形柔性结构的研究,学术成就很高。其中,对于索道研究,首次采用并获得了双线索道承载索总摩擦力折减系数;主持大变形柔性结构的研究;研制了一种既能实现荷载传递,又能大幅度减小工作变形的电缆桥架。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培养研究生19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2项,省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各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专利1项;1989年获云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1994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96获机械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3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称号;1996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党员。荣获中国专利十年展金奖和中国发明成果奖金杯奖。

他利用自己在工程力学和结构分析方面的专长,主持了大变形柔性结构的研究,和其他同志一起研制了索桥——仰拱索桥,可以实现荷载传递,大大减小工作变形。他在古今已有索桥的基础上,研制出既能保持索桥的各种优点,又能克服其缺点的新型索桥,而造价仅为钢-混凝土桥的1/2-1。第一座仰拱索桥建在兰坪县,是一座跨澜沧江的公路桥,载重30吨。实践证明,这种结构的索桥稳定性好、投资低、工期短、承载能力强,值得推广。如今,十余座“仰拱钢索桥”已跨越云贵高原的澜沧江、红河、大盈江、乌江,分别作为交通、水利、旅游的桥梁,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