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高洪出版的作品

[1]双谷,,,吴,,李,刘红静,常林,李先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磺化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性能,膜科学杂志。正在印刷中。

[2],吴,,双谷,万晨,姚平静.聚芳醚砜酮的非均相磺化及其在质子交换膜上的潜在应用。Sci。正在印刷中。

[3]吴,,何高洪,顾爽,姚平静,化学交联法在质子交换膜制备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已受理。

[4],,李辉,,邓麦存,掺银致密膜的制备及其乙烯/乙烷渗透性能。欧洲聚合物杂志,已提交。

[5]刘宏静,何高红,,用理论粘性模型计算等渗压溶胀比的评价,分散科学与技术27 (2006) 6,1-7

[6]陆惠定,米歇尔·y·贾夫林,穆尼尔·梅拉尔和贺高红,多轴圆盘(MSD)系统在矿物悬浮液微滤中的性能研究,膜科学杂志,2006,276:232–240 . ei,SCI .

常林,何高红,李香存,李宝俊,冻融法破液体石蜡w/o乳状液,化工学报,2006,57 (4),824-831(EI检索期刊)。

[8]吴,何高红,顾爽,姚平静,磺化-一种制备高分子荷电膜材料的有效方法,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 (4): 7-13 .包括EI。

[9]岳丽娜,,何高红,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细菌纯度,色谱,2006,24 (1),10-13 .

[10]王志强,何高红,李宁,常林.硅橡胶复合膜处理含酚废水.化工进展,2006,25(3),305-309 .

[11]吴,潘,何高红,传热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化工高等教育,2005,86 (4),67-68 .

[12]叶榛,,惠莉,,邓麦存,一种新型氢氮分离用聚砜/聚氧化乙烯/硅橡胶多层复合膜的制备,材料化学与物理,94(2005)288-291 .EI收藏。SCI收藏。

[13]黄东兰,王金渠,何高红,膜接触器的研究进展,膜科学与技术,2005,25 (1),64-67。

[14]顾爽,何高红,吴,,新型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膜科学与技术,2005,25 (5),92-96 .

[15]李香存,何高红,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新进展,水处理技术2005,31(1),7-11。

[16]孙丽,何高红,范锡山,姚平静,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的化合物环境影响指数的确定及应用,化工学报,2004,55 (9): 1550-1554。

[17]陈兆安,邓麦存,,,王俊德,醋酸纤维素/聚乙烯亚胺共混微滤膜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膜科学杂志,235(2004)73–86。诶。Sci。

[18]常林,何高红,陈国华,涂正焕,石油醚W/O乳状液及其液膜稳定性,高校化工学报,2004,18(2),224-230。包括EI。

[19]关凤伟,,,姚平静,,Wilfried ROETZEL,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综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44 (2),218-223 .包括EI。

[20],简渡,,,,匡,范希三,姚平静等。艾尔。全过程能量集成在合成氨装置改造中的应用,应用能源,2003,76,467-480。

[21]陈国华,高洪河,冷冻/解冻法分离油包水乳化液中水和油,分离纯化技术,2003,31,83-89.ei,SCI。

[22]张巍 ,贺高红,高平,陈国华,复合纳滤膜的开发与表征及其在抗菌浓缩、分离纯化技术中的应用,2003,30,27-35 .SCI收录。

[23]李香存,何高红,顾爽,张秀娟,反凝胶组法提取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卷,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7-5611-2461-9,2003。

[24]何高红,刘宏静,W/O/W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第1卷,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7-5611-2461-9,2003,338。

[25]陈兆安,何高红,邓麦存,陈勇,,吴明,王俊德,CA/PEI膜的制备及其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卷,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7-5611-24668。

[26]李香存,何高红,全,顾爽.阳离子反胶团体系萃取牛血清白蛋白.化学工业进展,2003,22(增刊),206-210 .

[27]顾爽,何高红,吴,李香存,一种新的SPPESK分离方法——沉淀分离法,化学进展,2003,22(增刊),270-274 .

[28]黄东兰,王金渠,何高红,张秀娟,杨,,化学工业进展,2003,22(增刊),297-300 .

[29]吴,何高红,顾爽,姚平静.燃料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改性方法.化学工业进展,2003,22(增刊),292-296 .

[30]孙力,何高洪.关于化工教学体系的思考.化工进展,2003,22(增刊),225-227 .

[31]陈兆安,邓麦存,叶榛,陈勇,何高红,吴明.膜吸附剂去除内毒素的传质研究.化工进展,2003,22(增刊),199-201 .

刘红静,何高红,李相存,陈国华,乳状液膜法分离铜离子的研究,化工进展,2003,22(增刊),155-158。

张秀娟,何高红,,黄东兰,杨,蒸汽渗透膜回收有机蒸汽,化工进展,2003,22(增刊),119-123。

叶榛,李辉,陈兆安,何高红,吴明,陈勇,邓麦存.烯烃/烷烃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化工进展,2003,22(增刊),11-165438 .

涂正焕,何高红,尹,,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实验研究,盐化工,2003,32(5),10-14。

[36],何高洪,李剑英,,新型SBS乳液纸塑复膜胶的制备及稳定性,现代化学工业,2003,23(增刊),209-211。

[37]何高洪,刘宏静,栾,,姚辉,染料纳滤脱盐与盐析压滤工艺的经济比较,现代化学工业,2003,23(5),39-41。包括EI。

林伟,何高红,,郭健,聚乙二醇模拟废水的氧化研究,水处理技术,2003,29 (1),38-40。

,何高洪,金,新型载体介质转移膜,膜科学与技术,2003,23 (1),59-63 .

[40]陈,,何高洪,控制释放技术的新发展,化学工业进展,2002,265,438+0(增刊),206-209 .

[41],,宝锁岳,“润滑油油泥及其破乳”,干燥技术,2002,20(4 & amp;5), 1009-1018.诶。SCI。

[42],闫小燕,何高红,金,张,邢菊,微波提取银杏黄酮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1),42-44 .

刘红静,何高红,李香存,W/O/W乳状液膜稳定性的研究,石油化工,2001,30,390-394。

、段志军、郑军、潘、何高红,腹水超滤浓缩前后生化免疫指标的测定,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23 (4),299-306。

[45]宋,崔振兴,邹春义,段志军,,何高红,一种新型密闭式腹水超滤系统的初步临床观察,医师教育杂志,2001,24 (8),36-37 .

潘,何高红,杨萍,,段志军,,腹水超滤中的膜污染与清洗,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41 (4),451-454。

[47],Po Lock Yue,,通过冷冻/融化方法去除油包水乳液,第三届亚太可持续能源和环境技术会议记录,由Xijun Hu和Po Lock Yue编辑,ISBN 981-02-4549-1,2001,175-180。

段志军,,,腹水超滤的实验研究,中华消化与肝病杂志,2000,15(增刊),B60。

何高红,陈国华,用热重法测定w/o乳状液中的水含量,石油化工,2000,29 (7),528-531。

[50],米,,岳和,气体膜分离过程中浓差极化的理论研究,化学学报,1999,153 (2),243-258页.

[51],简,,,,高温用超滤膜和纳滤膜的制备,j . member。SCI。, 1999, 161, 185-191.

杨萍,邢,何高红,苏志国,微滤膜对蛋白质溶液污染的研究,水处理技术,1998,24 (6),324-328。

杨萍,潘,何高红,肝硬化腹水中人血清白蛋白回输和浓缩的研究,第八届全国生物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382-386。

[54],,徐仁贤,,朱,一种改进复合膜气体渗透阻力模型,j . member .Sci。, 1996, 118 (1), 1-7.包括EI。SCI收录。

[55]何高洪,,徐敦琪,化工原理英语教学体会,化学工业研究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720-722。

、何高洪、徐仁贤、朱,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机理,膜科学与技术,1995,15(1),19-24。

何高洪,徐仁贤,朱,中空纤维气体膜分离器数学模型,化工学报,1994,45(2),162-167。诶。

何高洪,邵平海,徐仁贤,朱,气体透过高分子膜的机理及应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9(4),97-102。诶。

何高洪,,徐仁贤,朱,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压降规律的研究,膜科学与技术,1993,13(2),22-28。

一些会议论文:

[60]双谷,,,吴,,胡,用电导滴定法和离子交换法测定SPPESK的取代度,第40届IUPAC大会,北京,2005

[61]何高洪,,水乳型SBS纸塑复膜胶的防油稳定性,第一届中美化学工程研讨会,2005年8月。

[62]孙力、孙振超、何高洪、。利用膜反应器制备精细氢氧化镁,中国/美国/日本联合化学工程会议,2005年10月11-13,中国北京

[63]刘宏静,,何高红,渗透压对多重乳状液形态影响的可视化研究,第40届IUPAC大会,北京,2005 ( 8),813。

顾爽,何高红,吴,磺化聚芳醚砜酮的合成、分离与表征,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长春,2005年8月。

[65]洪都,何高洪,卷式液膜分离组件流道设计与理论模型,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8月。

[66]张健,何高洪,李相存,膜法制备高效聚合氯化铝的研究,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长春,2005年8月。

[67]赵伟,何高洪,支撑液膜分离CO2的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8月,长春。

叶榛、陈勇、李惠、何高洪、邓麦村。载银聚合物膜的制备及乙烯/乙烷渗透性能研究,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长春,2005年8月。

[69]常林,李相存,冻融法破乳研究,中国博士论坛。TJU 2005

[70]李宝军,贺高红,乙醇脱水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届中美蒸馏技术联合会议,天津,2004。受邀全体会议。

[71]涂正焕,尹,何高洪,,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实验研究,第四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381-386,南京,2002。

常林,何高洪,,涂正焕,石油醚w/o乳状液及其液膜稳定性,第四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568-573,南京,2002。

[73]刘宏静,何高红,,三种乳状液在液膜中的稳定性,第二届膜技术应用国际会议,321-327,北京,2002。

[74]何高洪,九华化工优先发展方向研讨会经验,会议专题报告,11全国化工科技报告,湘潭,2002。

[75]贺高红,关凤伟,姚平静和,高分子复合膜对水蒸气透过性和选择性的急剧变化,11全国化学工程科技报告,湘潭,2002。

[76]陈国华、何高洪和Po Lock YUE,用冷冻/融化法从油包水乳状液中去除,第50届加拿大化学工程会议,蒙特利尔,2000年10月。

[77]陈国华、Po Lock YUE和何高洪,“用冷冻/解冻法从油包水乳液中分离水和油水”,可持续能源和环境技术,第三届亚太会议论文集,编辑。胡小玲和岳培林,香港,2000年12月。

[78]贺高红,张伟和,陈国华,用复合纳滤膜浓缩抗生素,中日膜混合系统应用于水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天津,中国,1999,241-244。

[79]贺高红、Po Lock YUE和,润滑油污泥及其破乳,第八届亚太化学工程师联合会大会议事录,韩国首尔,1999,1545-1548。

[80]何高洪,马保国,陈国华,用膜浓浆液制备水泥混凝土减水剂,第三届全国膜及膜技术研讨会,北京,1999,523-526。

[81]魏冠峰,何高红,王士光,水蒸气在聚砜复合膜中渗透机理的初步研究,第三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北京,1999,244-246。

潘,何高洪,杨萍,,腹水超滤浓缩中的膜污染与膜清洗,第三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讨论会,北京,1999,293-296。

[83],,简,,,,“磺化聚芳醚砜酮的可渗透纳滤膜”,国际膜科学与技术会议,北京,1998,210-211。

[84]何高洪,,李,,姚平静,灵活运用夹点技术进行系统节能改造,第九次全国化工科技报告论文集,青岛,1998,1315-1320。

、何高洪、匡、范锡山、姚平静,热虹吸再沸器的合理设计与选择,第九次全国化工科技报告论文集,青岛,1998,221-225。

李,,何高红,姚平静,芳烃分离系统热集成与节能改造,第九次全国化工科技报告论文集,青岛,1998,1321-1328。

[87],戴新荣,苏治国和建,“酵母菌悬浮液错流微滤的优化”,第36届国际微生物化学联合会大会,8月1997。

主要专著或教材:

[88]化工原理网络课程,范锡山、杜健、韩志忠主编,韩志忠、何高洪、潘、杜健、赵毅、范锡山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

[89]何高洪(特邀编辑),《化学工业进展》,第22期(增刊),《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研讨会论文集》(62.7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90]邱天爽主编,雷、汤一元、王军、何高红、刘冲、楼英编委,《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第1卷,(742000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7-5611-2448。

[91]何高洪,第七章气体吸收,第八章萃取,(127000字),《化工原理学习指导》,匡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92]何高洪,第二章流体输送设备,654.38+万字,化工原理(上),王士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3]何高洪,第10章膜分离与吸附分离过程,5万字,化工原理(下),樊锡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94]何高洪,第20章膜分离过程,654.38+万字,化学工程师手册,袁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何高红,膜分离基础,大连理工大学教材,1996。

[96]高洪河,墩,,化工设计,1,连续板式分离塔设计说明,大连理工大学教材,1994。

[97]何高洪,编委会副主任,《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98]何高洪,编委会副主任,高分子材料工程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99]何高洪,编委,环境工程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100]何高洪,编委副主任,《生化工程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101]《应用化学英语》编委会副主席,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在印刷。

[102]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业自动化英语》编委会副主席何高洪正在印刷。

[10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英语》编委会副主任,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在印刷中。

专利的

[104]孙立,孙志新,何高红,,韩亚新,,不受蛋白质干扰快速检测水发或水产品中甲醛的试纸,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78350.3,授权日期:2005.6438+01.23。

[105]何高红,,简,,吴,于宝乐,顾爽,磺化二氮杂萘酮聚醚砜酮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10021216.2,授权日期。

[106]叶榛、陈勇、邓麦村、陈兆安、李惠、张桂华、刘桂香、何高红、吴明。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申请号:200410021149.4。

[107]吴,何高红,磺化聚芳醚砜酮/聚丙烯酸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4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