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世界观中的人类科技树有多厉害?
现在距离2112只有93年,可以讨论一下2112之前实现哆啦a梦的可能性有多大。藤子·F·不二雄毕业于富山县高冈理工学院电气系,具有扎实的理科基础。他对漫画中出现的道具,以及哆啦a梦等基于一定物理原理的机器人制造进行了合理的延伸。这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例如,藤子·F·不二雄非常巧妙地设计了哆啦a梦的身体结构。
其实哆啦a梦的集成红外眼、超级鼻子、雷达胡子、防滑手现在都已经实现了。
比如哆啦a梦的小圆手,芝加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共同发明了哆啦a梦的球形机械手,它利用空气泵来泵压,使东西保持稳定。无论是小夹子还是光滑的鸡蛋,都可以轻松拿起,甚至可以倒水写字。
至于在黑暗中能看清东西的眼睛,现在红外热成像夜视仪的技术已经很发达了。红外热像仪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收被测物体的红外热辐射能量,分布图案在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反射,从而获得与物体表面热分布场相对应的红外热像。
一般来说,红外热成像夜视仪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的红外能量转化为可见的热像。热图像上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创造哆啦a梦的主要问题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可以拥有人类情感的大脑,第二是与皮肤融为一体的反重力技术,第三是为其供电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如果要考虑他的四维口袋,那就是四个。
我们首先要知道机器人的智商来自哪里,来自贝叶斯公式。让我告诉你什么是贝叶斯公式。简单来说,如果你喜欢在餐馆吃饭,你可能会非常喜欢这家餐馆的食物。也就是说,当你不能准确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时,你可以通过与它的具体本质相关的事件的数量来判断它的本质属性的概率。
人工智能不是人。它不会像我们一样在社会中成长。它对任何物体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我们可以通过大脑思考,判断事物。它没有大脑。那么贝叶斯-拉普拉斯公式此时就成了人工智能的大脑。
所以应用到人工智能上就是这样。我们给人工智能看一张菜刀的地图,问它这是什么。
看到菜刀的形状,可能是金属制品;一面很尖,可能是用来分物品的;一端还有把手,可能是厨具。。。最后断定是菜刀。
人工智能不断地收集它存储的信息,并用它来推断原来的概率是否准确。每一个新的推论都减少了不确定性的范围,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贝叶斯-拉普拉斯公式可以说是AI进化的基石。
还有人工智能识别我们的声音。我们对人工智能说了一句话。假设这句话是A,人工智能需要确定它出现的哪个含义E最可靠。也就是我们需要计算:P(e|a)。根据我上面给出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P(e|a) ∝ P(e) * P(a|e)
最后,人工智能会决定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多品牌的手机语音助手经常翻车,包括Siri,这个计算是个问题。
贝叶斯公式赋予了机器人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的深度学习赋予了机器人模拟和学习人类情感的能力。65438-0956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弗兰克·罗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根据神经元理论发明了一种模拟神经元的方法。可以模拟人脑计算的方式。就像我们从感官获得数据一样,这些神经元可以获得传入的数据并进行学习,因此神经网络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出决定。
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还很初级。它不具备模拟人类情感的功能,但在5G物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和判断水平将达到与普通人相同的水平,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万物互联。
另一个是哆啦a梦的动力系统原子炉是一个小型核聚变反应堆。我们首先要知道,核裂变是用在我们的核电站上的。如果使用核裂变,辐射问题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核聚变可以减少辐射,降低辐射危害。
核聚变是轻元素氢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形成原子质量更大的更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中子产生巨大的能量。我们以氢弹爆炸原理为例(高科技用于战争,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差):D+T → he+N其中,D和T分别是氢同位素“氘”和“氚”,He是氦,N还是中子的能源,比如恒星。
利用核聚变提供无穷无尽的能源,也被视为实现下一次能源革命的突破口。与核裂变不同,核裂变的原子核质量大,不稳定,所以只要环境是常温常压就能实现裂变反应,而核聚变需要创造一个特殊的高温高压环境。。
目前,中国处于可控商用核聚变的前沿,中国已经完成了快点火激光核聚变的物理方案。2018,112,合肥制造“人造太阳”装置的EAST首次完成等离子体中心亿度运行。去年,它成功地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和持续时间。这也是截至2065438+2006年2月,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最长的一次电子温度为5000万度的等离子体放电。
中国的超导装置是最有可能实现可控热核聚变能应用的途径之一。目前,中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方面取得了世界上最快的进展。2016年,中国科学家成功操作这个装置60秒,而国外还在绘图阶段。核聚变达到可控商用阶段大约需要60年,实现小型核聚变反应堆大约需要100年。
核聚变研究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
第三是哆啦a梦的身体被一种特殊的反重力材料包裹着。因为有这种反重力材料的存在,污垢等东西都无法接触到哆啦a梦。也就是浮在体表。所以即使看起来很脏。擦一擦就干净了。这就是为什么它显然是一个机器人。但是你也可以不穿鞋洗澡下水。哆啦a梦的脚其实是不沾地的,所以不存在脏和穿鞋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重力是由引力产生的,它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即G=mg。人无法摆脱地心引力的影响。所谓反重力系统,就是给一个物体一个地面以外的力。当它与重力方向相反时,人可以悬浮起来。
这种状态下的鞋子处于反重力状态。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1916年,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猜想,也是时空的涟漪效应。通俗地说,就是宇宙中的时空在引力的作用下被拉长,导致时空存在不同的维度。
最近两年,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查德·汉纳(Chad Hanna)发现,两个黑洞在地外宇宙中无限延伸。起初,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是地球的8倍和14倍。但是黑洞经过引力拉伸后,开始合并成一个巨大的黑洞,而这个黑洞的质量只有地球的21倍,相当于少了一倍。
缺的是它通过引力波在宇宙中弯曲,引起时空涟漪,就像我们往湖面上扔一块小石头,会随着水位产生无尽的涟漪。这完全符合爱因斯坦的引力波效应。所以引力波的存在已经没有争议了!
随着这两年引力波获得诺贝尔奖,英国科幻作家威尔斯描述的“反重力”(可以屏蔽重力的影响,使飞船飞向月球)技术再次活跃起来,因为引力波可以引起时空波动,有理由认为反重力飞行可以实现。
反重力技术成为人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如果反重力真的可以应用,一定会改变整个世界。汽车、火车、轮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统,都可以由引力场获得的能量驱动。
科学家甚至给出了具体时间。再过一百年,反重力时代就要来了。和步雄说的22世纪基本一致。
目前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来模拟人类的情绪,可以让人像人一样哭和笑。以AI目前的发展速度,这其实可以在2050年左右实现,但如何保证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情绪时,能够有效避免人类的负能量,比如仇恨、贪婪、邪恶等。,仍然是科学界不断争论的话题。毕竟,人们不愿意创造机器人来毁灭自己。
现在,我们在可控商用小型核聚变反应堆方面也在一步步取得突破,这是人类必须突破的技术。随着地球资源的不断枯竭,核聚变正好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
反重力技术也是如此,也将引领新一代的交通变革。但目前最头疼的其实是哆啦a梦的四维口袋。
人类是三维生物,最多能感知三维的东西。四维被理解为包括时间轴在内的时空,人类实际生活的时空是四维的,这也是相对论的假设之一。作为一个成功的物理理论,四维时空被广泛接受。
现在人类探索四维空间(也叫四维空间)还是很困难的。我们进入四维后,所有的三维规则都不再适用。四维和我们的三维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多了一个维度,那就是时间。我们进入第四维后看到的一切都被分解成无数条线。这些东西横向和纵向交叉,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做出一个特定的位置点。
举个例子,举个例子,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光速,他只需要把整个立体画对折,就可以瞬间到达宇宙的另一端,远超光速。比如我们人类至今无法攻克的癌症,进入四维空间的人类可以直接把癌细胞一个个取出我们的身体。对于这些神一样的神迹,人类进入四维空间就像在平面上画一个圆一样简单。
但如果进入四维空间,我们的身体很可能会被扭曲撕裂,因为四维空间的时空扭曲肯定比三维空间更剧烈,所以人如果进入,首先会面临身体可能被撕裂的问题。
人类是否会进入高维空间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李苗教授就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三体的过程。他认为根据物理学,人体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和原子如何稳定是由于原子核和电子之间存在电磁力。但是当分子原子进入四维空间,这个电磁力在四维空间就不存在了,人在四维空间就会解体!
也就是说,只有灵魂才能进入四维空间。
如何进入四维空间比穿越时空更难,因为如何穿越到未来,我们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当人类的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可以停止,当人类的速度超过光速时,人可以穿越到未来。当然,回到过去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自己研究相对论。毕竟爱因斯坦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一般来说,2112实现哆啦a梦生日的可能性很大,但拥有四维口袋,进行时空旅行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们不得不佩服藤子·F·不二雄,他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严谨的态度创造了整个哆啦a梦世界,也让科学家们跃跃欲试,很想再造整个哆啦a梦世界。《哆啦a梦》中的道具也给现实主义科学家带来了不少灵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上均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