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官方公布!两项技术的突破难度不亚于光刻机。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我们国内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在各个领域都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还有一项关键技术和设备急需攻克,关系到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那就是光刻机!

相信大家对光刻机都不陌生,它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没有光刻机就无法生产芯片,这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普遍认知。以前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光刻机,但是随着华为芯片事件的影响,中国已经意识到光刻机的重要性。

华为的芯片之所以受到美国规则的限制,是因为它没有制造能力,需要包含美国技术的代工厂供货。而我们国家在芯片制造领域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虽然我们可以自主生产一些低端芯片,但是对于7nm、5nm等先进工艺的芯片却无能为力!

正因为如此,华为在失去代工伙伴后,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放大了国产技术的短板。其实在芯片设计和封装测试方面,国内实力是过硬的,一点也不输给国外。但让人感到无奈的是,由于没有光刻机的支持,国产芯片制造始终没有完全攻克!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帮助华为走出困境,中国做出了全面布局光刻机的决定。据了解,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机构——中国科学院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未来将集中全院力量攻克光刻机等容易被国外“卡住”的技术!

可以预期,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国产光刻机一定会不断进步,这个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不仅如此,中科院近日正式宣布两项技术取得突破,难度不亚于光刻机!也就是说,除了光刻机,中科院还攻克了两项极其困难的技术!

第一项技术是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材料,已经为中科院李亚栋院士领衔的量产项目奠定了基石!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现在各种屏风的主要材料,市场非常广阔。之前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在韩国都被三星抢走了,我们在国内只能拿到很少的份额。

虽然国内屏幕制造商BOE也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有所研究,但与三星相比,差距仍然存在。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中科院已经介入。李亚栋院士领导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新材料研究团队正在努力攻关,用不了多久,国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就能取代三星!

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所以中科院的研发工作很有必要。国产屏幕只要能被人们认可,就能占据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中科院突破的第二项技术是芯片,为国内半导体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据悉,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已经出现了8英寸的石墨烯晶圆,并且可以量产了!这意味着国内对碳基芯片的研究领先于世界。如果晶圆可以完美切割,那么真正的碳基芯片就诞生了!

一直以来,芯片都是硅基半导体材料。虽然各方面表现还不错,但只要到了极限,就无法继续进步。所以全球很多国家都开始关注碳基芯片,碳基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更强。他们一旦突破,必将引发半导体行业的变革。

现在看来,中国在碳基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领先地位,8英寸石墨烯晶圆的出现,意味着国产芯片或许可以“变道超车”了!但这还不够。国产芯片要想成功崛起,必须不断进步,碳基芯片和硅基芯片都要抓住!

中科院公布的两条好消息,对国内技术意义重大,也能促进国内很多企业的发展!相信未来中国一定能够不断突破各种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