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几个学院?

目前按照教育部公开信息的规定,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类公办本科院校,设有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科学教育(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酒店管理、电子商务、教育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GDU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校长试点项目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家培训计划基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是1955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合并。1970年停办,主体下放到肇庆新兴县,先后成立肇庆师范学校和肇庆师范学院。1978复课,1982确定为省级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同年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普通专科教育,1990普通本科教育至2008年。2010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有海珠和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有教育学院等19教学部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4研究机构。本科专业44个,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全日制本科生14000多人,成人学生40000多人。

能力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树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889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专任教师191人,占教师总数的35.0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7人,占教师总数的40.8%。全校30多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家”、“南粤青年文化人才”等荣誉称号。省级督察3名;1教育部校(园)长培训专家;“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7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3名;广东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聘请其他高校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0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科建设

广东省重点学科:教育学、数学、生态学。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生物教育。

广东省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心理学、环境设计、体育学、金融数学、特殊教育、材料化学。

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音乐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师范类本科生校外实践基地、金融数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

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CDIO工科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广东省综合专业改革试点项目:学前教育、美术、物理、应用化学、生物科学。

馆藏资源

截止2016年8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264400册,电子图书650000册,纸质期刊165438册,报纸80种。购买了中国知网系统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出版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四个子数据库)。

巨星读书秀知识库系统服务平台、全国公路数据外文专题数据库、NPC文案报数据数据库等众多文献信息资源库;特色资源库“中小学教材参考资料数据库”正在筹建中。

科研成果:

2016至2020年,学校获得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6个,主持各级纵横项目407项,其中国家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245项;自然科学项目160,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47。

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北京大学核心论文378篇,CSSCI论文130篇,SCI论文180篇,EI论文73篇,CPCI(ISTP)论文6篇。出版98本书;获得70项专利。

校徽为圆形会徽,以“师”字为中心意象,寓意“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三人行必有我师”。校徽设计主题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老师”,中间图形配以圆圈外校名的标准中文字体和英文全称,主体部分为“老师”二字的反白图形,寓意“三人必有我师”。希望学校师生以开放、科学的态度学习和教学,既学习又修养。

校训

去德国读书当老师。

以“留学德国为师”为校训。坚持“民主与科学并重,人文与自然相统一”的办学理念,坚持“追求真理、关注民生、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学而优则仕,兼济天下”,努力培养文化知识广博、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校庆日

庆祝日是65438+每年的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