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酶的产量
本发明属于酶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酶制剂发酵液喷雾干燥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酶制剂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皮革和饲料工业。液体发酵产生的酶液制成干粉,便于储存、运输和加工。尤其是饲料酶制剂,所需成本更低。喷雾干燥物料成本虽低,但可省去蒸发、结晶、分离、粉碎等操作过程,具有连续自动化生产、运行稳定的优点。由于酶制剂的本质是活性蛋白,一般固体酶制剂在60℃以上的环境中很快失活,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活性损失迅速加快,如在65 ~ 70℃水浴中一小时,固体纤维素酶的损失。
虽然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固体酶制剂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目前酶制剂的喷雾干燥一般在进风温度100 ~ 160℃,排风温度60 ~ 90℃的条件下进行。酶的活性收率低于70%,设备效率低。例如,在中国专利“热中性蛋白酶菌株、热中性蛋白酶及其生产工艺”(申请号:02158191.6)中,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的参数未提及)的酶活力收率为68%;在中国专利“枯草芽孢杆菌和固体碱性果胶酶的生产工艺”(申请号94105708.9)中,进风温度为160℃,排风温度为80℃,酶活得率小于10%。已发表的文献《耐热芽孢杆菌高温中性蛋白酶的制备工艺研究》(Biotechnology,2003,13 (4): 26-27)在实验中记载,进风温度为170℃,排风温度为75℃,酶活产率为75%,但在连续生产中容易粘壁,使酶具有活性。喷雾干燥过程中酶活性的损失意味着原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导致生产成本高。这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