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版印刷技术成熟吗?

我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总体感觉柔版印刷技术还是很成熟的。下面是我2007年转载的一篇文章,现在好多了。

柔版印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2007/8/28)

柔性版印刷发展概述

柔性版印刷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阶段。

1.早期的柔版印刷技术

柔版印刷起源于苯胺印刷技术。资料显示,世界上第一台苯胺印刷机于1905年在英国研制成功,并于1908+02+07获得英国专利。这一时期的苯胺印刷技术有以下主要特点。

(1)使用苯胺墨水。

(2)所用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橡皮凸版,所以又叫橡皮凸版印刷。

(3)印刷产品质量低,只能印刷色块、线条和简单的图文。

基于以上原因,苯胺印刷长期以来主要用于印刷质量要求一般的纸袋和包装纸。

2.中期柔版印刷技术

20世纪30年代,玻璃纸被发明出来。这种透明不吸水的印刷材料轻薄,不适合凹印胶印,而凹印的制版成本高,所以苯胺印刷就成了比较合适的印刷方式。1940年,研制出了最初的卫星式(CI型)苯胺印刷机。50年代末60年代初,聚乙烯包装材料出现,同时,模压橡胶浮雕和镀铬金属网纹辊相继问世。印刷油墨也用合成树脂颜料油墨代替了苯胺油墨,使柔版印刷作为一种独立的印刷方式开始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但由于苯胺油墨的毒性,不能用于食品、药品的包装印刷,所以油墨的成分不再以苯胺为主。所以以苯胺油墨命名的苯胺印刷已经不能代表其实际意义。因此,在1952年6月召开的“美国包装学会14研讨会”上,苯胺印刷更名为柔性版印刷。自此,柔版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时期。

柔版印刷在这个阶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严格限制苯胺油墨的使用,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利于环境。

(2)模压橡胶板和镀铬金属网纹辊的使用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不仅可以印刷色块、线条和文字,还可以印刷60线/英寸的半色调图像。

(3)承印物范围扩大,除印刷纸袋、包装纸外,还可广泛用于印刷玻璃纸和各种塑料薄膜。

3.现代柔版印刷技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柔版印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进入快速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性能、高分辨率的感光树脂版已经投入使用,印前系统已经数字化、标准化,可以复制133线/英寸、150线/英寸甚至200线/英寸的半色调图像。

(2)高精度、高线数陶瓷网辊的推广应用和封闭式输墨系统的合理配置,实现了高速、高质量的柔版印刷。

(3)使用醇基油墨、聚酰胺油墨、丙烯酸油墨、水性油墨、

UV/EB油墨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而且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4)柔版印刷技术与CTP直接制版技术同步发展,正成为继胶印、凹印之后的又一重要印刷方式。它不仅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包装印刷方面。

现代柔版印刷市场的特点

1.柔版印刷市场份额

欧洲和美国是现代柔版印刷技术发展最快的地区。根据欧美印刷市场研究机构对印刷行业各种印刷方式份额的调查,从1970,各种印刷方式市场份额的变化数据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柔版印刷经过近35年的发展,市场份额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10%上升到目前的33%左右,成为仅次于胶印的第二大印刷方式。

(2)30多年前,胶印和凹印占80%,在印刷行业占主导地位;到2000年,平版胶印和凹版印刷的市场份额下降到65%,今年已经下降到50%。但由于柔版印刷在印刷质量、印刷成本、环保等综合性能的显著提升,其市场不断扩大,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尤为突出,对胶印和凹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柔版印刷在包装印刷中的份额

由于柔版印刷本身具有其他印刷不可替代的特点,其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日益扩大。

可以看出,早在1985左右,美国的柔版印刷已经主导了包装印刷;目前,欧盟超过30%的包装使用柔版印刷。可以断言,柔版印刷在包装印刷中的份额将继续扩大。

在包装印刷中,不同的包装产品对柔版印刷有不同的要求。柔版印刷广泛应用于软包装材料印刷、标签印刷、瓦楞纸板印刷和纸箱印刷,这也显示了包装印刷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柔版印刷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在一些经济发达、崇尚环保的国家,柔版印刷的市场份额接近胶印,远远超过凹版印刷。美国最早将柔版印刷引入报纸印刷,现在已有38家报纸采用,约占报纸印刷的30%;在西欧国家,65,438+04家报纸采用了柔版印刷,其中意大利25%的报纸采用了柔版印刷。

中国柔版印刷的现状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柔版印刷技术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柔版印刷起步较晚

全球柔版印刷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从技术到设备、设备、技术到管理的比较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我国柔版印刷的应用起步很晚。在六五、七五、八五(1980 ~ 1995)期间,虽然中国的印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当时的发展重点是胶印,基本上没有关注国际上柔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无形中拉大了原有的对比。

2.柔版印刷市场很小。

柔版印刷在中国的实力相对较弱,只是在上世纪中后期才作为一种主要印刷方式引起业界的关注,主要是在包装印刷方面。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柔版印刷在整个印刷行业中的比重只有1%左右,即使在包装印刷中,份额也只有近7%,报纸印刷也没有得到重视。可以说,我国柔版印刷技术的整体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初级阶段。

3.设备器材达不到要求。

(1)国产设备和器材

10年来,我国设计制造了50多台柔版印刷机(窄幅柔版印刷生产线),属于中低技术水平,只能满足一般质量要求;专业柔版制版厂30多家,主要生产文字、线条、低线条半色调;水性油墨、陶瓷网辊、胶带、垫片、印版套筒、模切工具的供应渠道已初步建立,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部分优质设备仍依赖进口。

(2)进口设备和器材

① 1999 ~ 2004年,全国引进350多条窄版柔版印刷生产线,40多台宽CI柔版印刷机。这些设备主要来自中国台湾省、英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

②感光树脂版虽然国内可以生产,但是高精度的印刷版仍然需要进口。

(3)优质水性油墨、UV油墨、双面胶带、圆压圆模切工具等配套设备,部分仍需进口。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国内柔版印刷设备和器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使得我国高精度柔版印刷仍然依赖进口,这必然导致印刷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开拓我国柔版印刷市场最重要的障碍。因此,对于我国这个包装印刷、图书印刷、报纸印刷大国来说,加大柔版印刷技术的投入,发展中高档柔版印刷设备和关键设备,尽快提高柔版印刷设备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是改变我国柔版印刷技术落后局面的必由之路。(作者:黄灵格刘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