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纯电动客车三大核心技术+“车身轻量化”助推巨龙腾飞
纯电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电机、电控、电池。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也是一直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他品牌公交车靠电池充电只能行驶200公里,中国品牌纯电动公交车靠电池充电可以行驶400多公里。
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环寿命(L)和成本(C)。要想让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竞争,关键是要开发出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长寿命的高效电池。
中国品牌纯电动公交车目前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为180安时,功率为576安伏,这意味着它比普通电池容量更大,耐用性更强,可以连续使用十几个小时。3小时快充;这些电池的使用寿命为8年,比普通电动车电池长2年。
电机和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为了使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性能,驱动电机应具有宽调速范围、高转速、大起动转矩、小体积、小质量、高效率、强动力制动和能量回馈等特点。目前,三相异步交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是电动汽车的主要电机。中国品牌纯电动客车采用相对先进的三相异步交流电机。
能量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智能核心。一辆设计良好的电动汽车不仅要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驱动性能,还要有一套能量管理系统来协调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其功能是检测单个电池或电池组的荷电状态,根据各种传感信息,包括力、加减速指令、行驶路况、电池状况、环境温度等,合理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车载能量。还能根据电池组的使用情况和充放电历史选择最佳的充电方式,尽可能延长电池的寿命。
中国宜兴与北京科技大学电机控制技术专家于大太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特种电机及其全数字控制系统和矢量控制、变频调速车辆控制器的设计、制造和产业化。据公司负责人介绍,2009年60周年阅兵时,带有国徽的汽车也是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其核心技术是由中国人易星和于大太教授共同研发的电机和电控技术。
“车身轻量化”是中国品牌纯电动客车相比其他电动车的一大亮点。中国宜兴和国外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研究了车身及其全承载结构的轻量化材料,创造了纯电动客车“车身轻量化”技术。12m单层公交车与传统公交车或其他品牌电动公交车相比,可节省重量3吨,双层公交车可节省重量5吨,也就是说公交车节省下来的重量可以用来搭载更多的乘客。该技术还获得了16项技术专利。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国民教育学部委员于大太教授是最早与中国宜兴合作研发的专家之一,也是国家电动汽车“十一五”863的重要R&D人员。中国宜兴与于大太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特种电机及其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器的设计、制造和产业化。于大太告诉记者:“2009年60周年阅兵,国徽彩车也是我国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其核心技术——电机和电控技术是我们合作研发的成果。”
香港中信泰富对中国品牌纯电动公交车技术认可,已在香港成功运营近三个月,各项指标正常。今年9月,中华毅行与山东省交通厅签订购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