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学院历史悠久,是我省食品科学研究的发源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培养了数千名食品科学高中级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食品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知名学者和食品加工行业的杰出企业家。我们学校的食品科学研究起步早。50年代末,食品科学的研究相继展开。1986,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2000年,我校“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被列为省“211”重点学科,这标志着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学院依托学科综合优势,突出亚热带农产品特色,积极推动和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产品储运技术、食品生化技术、食品卫生检验技术、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等相关应用技术的发展。在取得良好学术成果的同时,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院拥有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两个硕士点,农产品加工与贮藏“211”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学院在加强原有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新局面。新世纪、新形势下,为满足市场对食品科技人才的需求,在省政府的指导下,省教委特批准我院开设“农产品储运与加工”专业课,重点培养食品生物科学工程、功能保健食品方向等社会急需的食品高科技人才。

目前我院已经开始报名第一期成人和自考大专班。我们希望有识之士,希望学习和体验大学生活的年轻人和学生能够尽快注册,我们的学校大门永远向广大学习者敞开。

尖山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成立于2006年4月,5438+0。其前身是原福建农学院食品工程系,1985重新组建。(原福建农学院园艺系1958设置食品加工专业。)2000年6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林大学。前食品工程系成立于1989年。目前,学院下设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重点学科实验室、福建省农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农产品质量研究院、食品工程设计研究院等9个教学科研机构和1个食品实验工厂。

学院现有5个硕士点,分别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科学、粮油与蛋白质工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和生药学博士点,食品领域工程和农业推广(食品加工方向)硕士点。其中,“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被批准为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学院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农学、工学、医学交叉的学科体系。

为适应我国营养政策和即将实施的营养立法,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申请批准,依托我院师资力量,我院自2006年起获得国家营养师培训资格。

现任领导: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泰峰副教授、院长陈金泉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郑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院确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教师培养计划和办法》,鼓励和支持学院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院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使学历结构更加合理。目前,学院近60%的教师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次组织教师到国内相关机构学习。陆泽建教授、陈金泉教授先后被派往美国佐治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有效加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现有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福建省有突出贡献农业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

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成人自考专业,物流管理(食品)成人函授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成人函授专业。现有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115人,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14人,本科生875人,函授学生163人。

学院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双语教学改革取得突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为原则,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成立以来,科研项目和成果取得重大进展,年均科研经费约200万元。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科研项目3项,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项目25项。通过30项鉴定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专利8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突出成绩,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30个(618项目),在全省食品行业资助项目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期刊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在一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收入11,EI收入9,ISTP收入3,有12本正式出版的专著和编译或编著的教材。其中,陆泽建教授主编的教材获得了我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术交流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论坛大型学术会议。

学院党总支十分重视师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方面获得了中央巡视组的好评。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党总支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学院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在优秀大学生和一线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双高”人员中发展党员。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爽”人才的培养,2004年成立了研究生党支部。为了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党员的管理,学生党支部成立了两个党小组。通过上述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组织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医院发展党员65,438+003人,包括教职工和研究生。

近年来,学院的共青团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团委被授予“红旗团委”称号;1人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个人”;1个班获省级“先进班集体”;连续两年,某社会实践队获得全省“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称号;连续三年被授予“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两年在全国“挑战杯”和“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二等奖1,三等奖1。2006年,学院党总支还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食品科学学院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