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是晶体管。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是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是晶体管。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软件中广泛使用高级语言,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晶体管
晶体管一般指所有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单个元件。晶体管有很多功能,如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等。晶体管可用于各种数字和模拟功能。
1947 65438+2月16,威廉·肖克利、约翰·巴顿和沃尔特·布拉顿在贝尔实验室成功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晶体管是现代电器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晶体管可以大规模使用,因为它可以以非常低的单位成本大规模生产。
知识扩展:
晶体管一般是指所有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单个元件,包括各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晶闸管(后三者为三端)。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常用于放大器或电控开关。晶体管是调节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运行的基本构件。
由于其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晶体管可用于各种数字和模拟功能,包括放大、开关、电压稳定、信号调制和振荡器。晶体管可以独立封装,也可以封装在很小的面积内,可以容纳1亿个甚至更多晶体管集成电路中的一部分。
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工程师Lillianfeld已经获得了晶体管的专利。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纯度不够,无法制造这种晶体管。
DC电流放大系数又称静态电流放大系数或DC放大系数,是指输入静态不变信号时,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的比值,一般用hFE或β表示。
耗散功率又称集电极PCM的最大允许耗散功率,是指晶体管参数变化不超过规定允许值时集电极的最大耗散功率。功耗与晶体管的最大允许结温和最大集电极电流密切相关。晶体管在使用时,其实际功耗不允许超过PCM值,否则晶体管会因过载而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