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区社会
2010年,龙文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73万元,增长62.82%,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 & amp;d)支出400万元,增长29.0%。全区启动了4个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有12家* *。专利申请量65,438+073件,专利授权量20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59%和34.19%。
2012年,龙文区科技活动支出16307600元,增长18.65%。研究和实验开发(R & amp;d)支出32566万元,增长365.438+0.8%。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15 * *。专利申请量289件,比上年增长33.8%,授权量169件,比上年增长15.75%。1997后,随着新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原有学校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2002-2003年,为保障和促进新区建设和教育发展,区政府合并了步文中心小学、后坂小学、土白小学、田丰小学,建设了漳州第二实验小学和益达学校,新增两个学区;添加朝阳中学为完全中学。同时新建漳州一中分校和吉马印刷职业学院。截至2007年,共投入65438+5亿元改造和改善教育设施。全区学校占地面积1.0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961.9万元。2000年和2001年,龙文中学分别名列全市普通中考第二名和第一名。2006年,全区高考上线率达87.4%,位居全市前列;本科上线率达到33.7%。
2012年,龙文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25人,在校生2120人,毕业生535人。全区普通高中招生1089人,在校生2801人,毕业生765人。全区初中在校生2498人,其中在校生7869人,毕业生2450人。普通小学在校生2398人,其中在校生11924人,毕业生1581人,特殊教育学生43人(6-15岁)。幼儿园有8908个孩子。在建区之前,国内医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从65438年到0996年,医护人员只有60人,床位30张。1997后,龙文区推进医改,发展卫生事业。从1997到2001,先后建成了龙文医院门诊大楼、区防疫站、区妇幼所、郭坑卫生院,增加了医疗设备,提高了医疗水平。龙文医院顺利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估验收;郭坑卫生院升级为中心卫生院;全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集资医疗、保健补偿等新型医疗模式,全区设立40个村卫生室,其中34个村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所标准。2002年后,龙文区着力推进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加大市容环境、城中村、集贸市场整治力度,改善城乡环境;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综合整治,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加强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各项措施,人口发展将进入低生育水平。2004年,龙文区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评审验收。
2005年,朝阳医院开工建设,成立了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进一步增强了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龙文区连续五年被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区,被省计生委评为优质服务先进区。到2007年,龙文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04万人,参合率为93.4%。同时,同步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区卫生技术人员550人,床位150张。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94.9%;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3岁。
2012年末,龙文区* *共有卫生机构166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502人,其中医生148人,注册护士165人。年末* *床位489张。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100%,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人。继1997之后,龙文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地区文化中心并获得设备;四个镇文化站有健全的机构和人员、场地和经费。同时,各村根据实际,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文化室、图书馆和老年活动中心。人民广场、漳州广电中心大楼、漳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漳州博物馆、湘子戏艺术中心等中国大型市政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设施的使用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支持发展一批优秀民间文化组织,实施“种草计划”、“百花计划”,以人民广场为载体,组织开展广场文化和“文化下乡”活动,推动镇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老人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文化网络,郭坑镇成为福建省第三批文化信息网络基层工作站示范点;蓝田镇香桥村被评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末,龙文区* *有演艺团体3个,文化馆1个。电视节目141个,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全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19600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长度641.63公里。该地区的农民体育运动历史悠久。龙文区推动全区体育健康发展。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乒乓球室、健身房等体育场馆;配备各种体育设施和器材。体育协会、区域单位、乡镇、村、企业经常开展一系列群众性体育竞赛。在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选派运动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龙文区运动员在漳州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运动会上获得9枚金牌、13枚银牌、19枚铜牌。2005年,步文镇和朝阳镇分别被评为全国和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2006年,区武术协会代表福建省参加在郑州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2007年,全区体育场馆总面积为654.38+04.84万平方米,人均654.38+0.23平方米。
2012年,龙文区运动员在省年度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在中国第九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获得2金9银,在“万杰龙杯”厦门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得7金9银,在首届中国与新加坡群英武术大赛中获得1金9银3铜,在第十届国际武术节中获得1金65443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