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宣传的灵芝、孢子油等药物治疗肿瘤的效果如何?
“对人肺癌细胞株的抑制率为100%,对人胃癌细胞株的抑制率为98.4%...大多数癌症患者服用5至7天即可见效,晚期癌症患者卧床不起,服用后可短时间下床活动。”“美国FDA已纳入临床许可范围,获准进入美国医院进行大规模临床观察,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临床试验...
很多读者可能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它已经像脚下的烂泥一样腐烂了。这不过是“双苓固本散(原名中国灵芝宝)”被众多媒体曝光数百次的弥天大谎的又一次重复。
“双灵固散”欺世盗名。
65438+2007年10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健康时报的工作人员就接到了一系列读者的投诉:“你们健康时报太不负责任了。你怎么能出这样的特刊?”!”“报纸上充斥着夸大和虚假的宣传。你只是在帮助别人!"
直到我们拿着读者通过快递、邮件甚至亲自送来的《健康时报》复印件,才意识到《健康时报》又一次被虚报、被泼污水,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来自于宣传《双菱》扎实而零散的《假健康时报》!
其实,健康时报造假宣传“双苓固本散”进行违法虚假宣传,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04年5月,健康时报发现,已被多省市工商、药监部门多次查处数百则违法广告的“双苓固本散”,非法复制、伪造健康时报,在武汉、郑州等地的部分医院、药店、街道发放。经核实,确认此事系上海绿谷公司员工所为。事后,上海绿谷不仅书面向《健康时报》道歉,还表示将立即销毁未分发的《假健康时报》,并组织人员全力追回已分发的《假健康时报》,消除不良影响,并承诺不再发生相同或类似的违法侵权行为。
鉴于已作出的道歉和承诺,健康时报将不会进一步追究上海的“绿谷”。但对于臭名昭著的“双菱固本”来说,健康时报的仿冒文案被查处只是为数不多的“失误”之一,类似的道歉和承诺也只是一纸空文。
就在上海“绿谷”表示要“立即销毁未散发的假健康时报,组织人员全力追回已散发的假健康时报”后不久,2004年6月5438+2月,新华社记者发现,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大门口、街头,有人向路人散发4份假版“双苓固本散”。根据记者的举报,郑州市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根据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当时与河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同一栋楼办公的“上海绿谷集团河南分公司”。执法人员在查封产权房时,发现了大量非法的假《健康时报》。据郑州市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中队长陈克建介绍:“公司只在河南设立了办事处,但以公司名义从事业务,分公司根本没有在河南注册,是虚假公司。二是发现大量假冒健康时报,涉嫌违法广告。第三,办事处没有销售权,涉嫌无证销售。”在执法人员查获的一本笔记本上,记者看到,7月份河南“双苓固本散”销售额达330万元。
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天津、北京等地多次发现假冒《健康时报》宣传“双苓固本散”。这一次,假的《健康时报》不仅有互联网地址,还赫然标着绿谷集团的800免费咨询电话。
从2002年至今,根据有据可查的资料,“双苓固本散”至少6次非法盗用《健康时报》等多家媒体名称,疯狂制作《健康时报》、《都市文化报》等假报纸,进行非法虚假宣传。
2002年7月24日,《上海青年报》发表题为《中国灵芝报勇于克隆报纸打广告》的报道,揭露了“中国灵芝报”利用合法媒体的公信力,故意捏造事实,非法复制《都市文化报》、《人民健康报》进行非法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劣迹。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双苓固本粉”还在郑州、洛阳、厦门、福州、上海、天津等地,以《生命健康》、《抗癌周刊》、《东方健康抗癌专刊》、《中国医药》、《科技前沿》、《生命之友》为头条,非法印制了十几个非法样品广告。
揭穿“双灵固散”的谎言
“灵芝保健食品没有治疗作用,与药品有质的区别。”2004年6月9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消费警示,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识别此类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然而,“双苓固本散”却在违法广告中继续自诩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2005年2月2日,65438,在上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的2005年药品广告专项整治情况通报会上,上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部门官员以详实的调查结果揭露了其弥天大谎。
“双苓固本散”在广告中宣称:“2005年,美国FDA将双苓固本散纳入临床许可范围,获准进入美国医院进行大规模临床观察。”当上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人员就此广告词向绿谷公司进行调查时,对方解释说“双苓固本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药研究申请项目尚未在临床上开展。
“双苓固本散”在广告中宣称:“到2005年上半年,绿谷的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上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人员要求绿谷公司出示相关证据时,对方只提供了2005年销往美国的1.92公斤的报关单。此外,还出示了两份用于证明日本和新加坡“申报新药”的文件,一份是日本作为食品进行成分检测的检验报告,另一份是新加坡的微生物检测报告。
“双苓固本散”在广告中宣称:“联合国采购的第一种抗癌中药。”经上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人员调查核实,绿谷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在《联合国采购供应商目录》中国公司名单中。
事实上,长期伪装成抗癌仙丹的双苓固本散,在2002年10月26日165438+之前被称为“中华灵芝宝”。是陕西省卫生厅1996批准的保健品,根本不是治疗肿瘤的药物。甚至在更名为“双苓固本散”,拿到“国药准照”后,国家批准的功效范围也只是:“滋补强身,扶正固本,对消化道癌症及术后放化疗引起的体虚、厌食、失眠等症有康复保健作用。”而不是其在违法广告中宣称的“直接杀死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转移和扩散,直接杀死手术和放化疗不能消灭的癌细胞”。然而,从2000年开始,许多读者、患者和医生看到或听到了“双苓固本散(原名中国灵芝宝)”的违法广告。从“有效率”、“治愈率”出发,再加上“国家专利”、“美国FDA检测”、“欧盟认证”、“权威专家”等各种野仙的现场解读,“双苓固本散”的违法虚假广告几乎登峰造极。
“抑制率”河南省肿瘤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抑制率’这个概念,它是目前肿瘤医院对肿瘤患者采取细胞移植、手术切除、放疗等综合治疗。癌症患者一定要尽快去正规医院治疗,切不可听信虚假宣传,把救命钱花在不必要的治疗上。"
5年发布违法广告800余条。
2001年7月,国家建立了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制度。从此,“双苓固本散(原名中国灵芝宝)”不仅是这次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前列的“常客”,还多次“登顶”。记者做了一个统计,“双苓固本散”被列入国家《违法药品广告公告》:
2001,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三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双苓固本散(中国灵芝宝)”三次上榜。
2002年,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发布了6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双苓固本散”6次位居前列。
2003年,“双苓固本散”连续六期入选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发布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
2004年2月24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03年违法发布药品广告的情况。在因发布违法药品广告30次以上、发布违法药品广告行为恶劣而被查处的23家企业中,“双苓固本散”以“擅自大量发布违法药品广告、进行虚假夸大宣传高达158次”位列第一。
2004年,“双苓固本散”在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6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中刊登,与2003年158的违规记录相比,不仅没有下降,还达到了270次。
2005年,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发布的6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和“双苓固本散”再次“榜上有名”;与前三年不同的是,这一年的违法广告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已经攀升至288次;
2006年,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 * *发布了三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在6月5438+065438+10月55438+05日发布的2006年第三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摘要)中,公布“双苓固本散”当期违法广告104次。
据健康时报记者统计,截至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15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6年第三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摘要)时,这五年间,Xi安绿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苓固本散”已发布违法广告至少834条!而这个数字只是被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数字。
五年来,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汇总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第一期发布,“双苓固本散”违法广告也在第一期攀升。令人质疑的是,尽管相关部门对“双苓固本散”的违法广告进行了一贯的查处和公布,但“双苓固本散”的违法步骤还是和以前一样。截至目前,“双苓固本散”及其生产商——上海绿谷集团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仍安然无恙。
健康时报记者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
健康时报记者赵光权
你知道安慰剂有什么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