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几万年前不存在水稻。为什么说是袁农平发明的?到底是什么?

不知道这个“某人”是哪里人。

由于缺乏足够的记载和证据,大米的具体产地无法准确确定,真相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现有证据证明,约7000年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种植水稻。至于几万年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已经大规模种植水稻。

所以纠正一个概念,大米已经有了,不存在谁发明的问题。

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这是一种利用更传统的遗传手段获得高产水稻(种子)的技术。换句话说,水稻栽培技术是发明出来的,而不是“发明”出来的水稻。

具体的就不好说了,毕竟我了解的不多,但是效果非常显著。在使用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之前,普通田亩产400-500公斤,也就是200-250公斤,而有了最近的杂交水稻,亩产可以达到700公斤左右(非试验田数据,试验田可以达到1千公斤以上)。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土地上,你可以获得比以前多三倍左右的粮食(当然,粮食产量的提高与耕作水平和肥料的使用有关,但种子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