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概念及其民事法律责任简介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没有法律规定的豁免,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专利权人专利的行为。
民事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设计的,不构成专利侵权。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销售的侵权专利产品的,能够证明该产品的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为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七十一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应当参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专利许可费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赔偿金额为3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尽力提供证据且与侵权行为有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持有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有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确定赔偿数额。第七十四条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和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被授予专利权前,专利权人未支付适当的使用费的,请求使用费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在被授予专利权前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被授予专利权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