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的个人成就

杨长期从事“果树生理”研究,如“苹果根系”、“果树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果树逆境信号传递”、“果树水分养分吸收与高效利用”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或参与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KOSEF)、教育部大学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其中“苹果幼树土壤空间与根系功能的研究”和“苹果幼树内源激素发生规律及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分别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多胺与苹果生长发育的关系”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 独立主编国内首部《有机园艺》,主编《苹果根系研究》、《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全集》、《无公害农业》、《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手册》等4部专著,主编《现代果树生物学》、《苹果学》、《果树研究规律》、《果实品质研究》等5部专著。在《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杨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苹果根系和根系结构的分类进化和根系诱导的新观点和新技术,阐明了多胺与苹果根系生长发育的关系,发现生长素可通过蛋白磷酸化调节根系钙吸收,揭示了线粒体在苹果根系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首次报道了蛋白质磷酸化参与了水分胁迫下根系逆境信使的触发,并定义了果树逆境信号传递的三个阶段。发现断根和修枝可以提高苹果的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了许多通过根系提高果树水分利用效率的新措施,如“减少根系冗余,充分利用少数根”,“优化上下根比例”,“实行交替灌溉”等。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研究在国内开展较早,最早发表了《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论文。提出了生产“绿色水果”的系统技术和中国“有机园艺”的发展战略。筛选出4种苹果抗性诱导剂,提出了多胺、一氧化氮、钙缓解苹果重金属镉危害的观点和技术。出版了三本“水果安全”领域的书籍。

杨先后讲授了果树研究方法、果树栽培生理学、无公害果蔬生产概论、园艺学概论、有机农业概论等本科课程和果树生理学、植物激素与果树化学防治、农业研究方法概论、园艺植物根系与现代园艺(果树)学等研究生课程。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1项,指导硕士、博士、博士后30余人,其中“苹果和桃、杏的超微弱发光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生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