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人认为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了采取哪些措施?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收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将通知转发给平台内经营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损害扩大部分与平台内作业者承担连带责任。
平台内经营者因错误告知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平台内经营者因恶意发布错误通知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双倍赔偿责任。
知识产权权利人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的商标注册人、专利权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
商标权、专利权的取得以行政部门的审查授予为基础,权利主体的确认相对简单,只需提供行政部门出具的确认证明即可。当然,专利权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是未经实质审查授权的。在司法实践中,包括发明专利权在内的这一权利经常受到质疑,无效宣告请求决定书和专利行政诉讼判决书也成为原告诉权存在的有效证明。
著作权是创作自动产生的,权利人可以提供与著作权相关的手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等证明其独立创作的事实和完成时间,是否有禁止声明等。,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也包括法定授权证书。
(1)个人权利
从内容上看,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和财产权组成,也称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所谓人身权,是指权利与取得智力成果的人密不可分,是人身关系的法律反映。比如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者发表、修改作品的权利,就是精神权利。
(2)产权
所谓财产权,是指这些智力成果经法律认可后,权利人可以利用这些智力成果获得报酬或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被称为经济权利。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智力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四条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图片或者照片所示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示产品的外观设计。
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专利,即侵犯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事人的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就专利侵权赔偿金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十六条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相同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有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评估后作出的专利评估报告,作为审理和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专利权人、利害关系人或者被控侵权人也可以主动出具专利评价报告。
第六十七条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设计的,不构成专利侵权。
第六十八条假冒专利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可以并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