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向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的方法1。逆向转化的逆向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产生发明的想法的方法。
“事物的反方向”往往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逆向思考。比如市面上卖的无烟炸鱼锅,就是把原来炸鱼锅的热源从锅底安装到锅顶。这是运用逆向思维在结构上进行反改造思维的产物。
逆向思维方法2。转换逆向思维法。这是指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因为解决灾难问题的手段受阻,就换一种手段,或者改变思维角度,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式。
比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罐子救落水儿童的故事,本质上就是运用转化型逆向思维方法的例子。
司马光因为爬进缸里救人解决不了问题,就换了另一种手段,破缸救人,然后顺利解决了问题。
逆向思维的方法3。缺点逆向思维。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化缺点为可用之物,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的思维和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不是为了克服事物的缺点,相反,是为了化缺点为优点,寻找解决方法。
比如金属腐蚀是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的原理生产金属粉末,或者用于电镀等其他用途,这无疑是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的一种应用。
逆向思维的特点1。一般性
逆向思维适用于各种领域和活动。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对立统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逆向思维的视角,所以逆向思维的形式也是无限的。比如自然界中相反两极的转化:软与硬,高与低;结构和位置的互换和倒置:上下、左右等。过程反转: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气体,电变成磁或磁变成电等。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了反面,就是逆向思维。
批判性
反向是与正向相比较的,正向是指约定俗成的、常识性的、公认的或习惯性的观念和做法。相反,逆向思维是对传统、常规和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摆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刻板认知模式。
3.新奇
虽然遵循思维规律,用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很简单,但是很容易让思维僵化、僵化,摆脱不了习惯的束缚,往往会得到一些常见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很多属性。受以往经验的影响,人们往往会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视而不见。逆向思维可以克服这种障碍,往往出乎意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逆向思维的应用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有四个相同的瓶子,如何摆放才能使任意两个瓶口之间的距离相等?也许我们很久都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上,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瓶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
日常生活中,通过逆向思维成功的例子很多。
一家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把一条高级花呢裙子烧了一个洞,价值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来补救,只会蒙混过关,欺骗顾客。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周围挖了许多小洞,并善于装饰,于是取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卖得很好,时装店也出名了。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类似于“凤尾裙”。因为袜子的后跟容易断,一双袜子断了就会被破坏。商家利用逆向思维成功试制无跟袜,创造了非常好的商机。
据说逆向思维可以让人年轻。明年大家都会去,会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比明年小一岁。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让人活得越来越年轻;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珍惜时间,更加努力。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一个母亲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经营染布作坊,小儿子经营雨伞生意。每天老母亲都很难过,怕下雨时大儿子染的布干不了;天晴了,我怕没人买我小儿子做的伞。一个邻居开导她,叫她逆向思考:下雨天,小儿子的雨伞生意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可以很快晾干。逆向思维让老母亲笑逐颜开,重获生机。
在发明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地球上意想不到的奇迹。
洗衣机脱水筒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会错开。但脱水筒高速旋转时,非常稳定,脱水效果非常好。在最初的设计中,为了解决脱水筒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很多办法,先加厚轴,效果不好,再加硬轴,效果还是不好。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取柔,用软轴代替硬轴,成功解决了颤抖和噪音两大问题。这是逆向思维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是靠自身重量把冰压碎的,所以它的头部是高硬度的材料,转弯的时候非常笨重,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水流向旁边漂移。前苏联的科学家用逆向思维把冰往上推,而不是往下推,就是让破冰船潜入水中,靠浮力把冰从冰下向上打碎。新型破冰船设计得非常巧妙,不仅节省了大量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太多动力,自身安全性大大提高。遇到厚冰层时,破冰船像海豚一样上下移动,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称为“本世纪最有希望的破冰船”。
中国发明家苏发明的“双向旋转发电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得中国高科杯金奖,并引起了联合国TIPS组织的关注。从65438到0996,丹麦一家大公司试图以300万元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明的巨大价值。说到“双向旋转发电机”的发明,也要归功于逆向思维。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有定子和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苏卫星发明的“双向旋转发电机”定子也旋转,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高4倍。苏说:“我倒着想,让定子也‘旋转’。这是他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发明的一大贡献。
日本是经济大国,但也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所以他们非常崇尚节俭。当复印机狼吞虎咽地消耗大量纸张时,他们会使用一张白纸的两面,一面用于顶部,两面用于底部,这样可以节省一半。对此并不满足,日本理光科学家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复印纸经过它之后,上面的图文就消失了。把它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张白纸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既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又使人们树立了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有价值。
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福特一家分公司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找改善公司业绩的方法。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广受公众关注的新型汽车。在确定客户是最终决定成败的人之后,他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以下是艾柯卡如何从客户入手,回溯到设计新车的步骤:客户买车的唯一途径就是试驾。为了让潜在客户试驾,他们必须将汽车放入汽车经销商的展厅。吸引经销商的方法就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的、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让经销商自己对新车型产生热情。实际上,在营销活动开始之前,他必须制造一辆汽车,并将其送到经销商的展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公司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制造商、人力、设备和原材料都得由公司高层决定。艾柯卡确定了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征求许可的人员名单,然后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开始往前推。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车野马从装配线上生产出来,并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成为福特整个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逆向思维不仅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战争时期,有一条小八路,利用逆向思维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各种关卡,将重要信息送到了目的地。事情是这样的: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次敌人包围了一个村子,不让村子里的任何人出门,派了一个伪军守着村子唯一的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一座小桥。偏偏村里有一个重要情报要向村外的八路军领导汇报。在如此严密的戒备下,我们怎样才能顺利安全地发送信息呢?村里的一个小八路勇敢地承担了这个任务。黄昏时分,在夜幕的掩护下,小八路悄悄来到小桥旁边的芦苇地里躲了起来。他仔细观察了小桥上发生的事情。他注意到守卫检查站的敌人在打瞌睡。每当有人从村外来,他总是头也不抬地说,回去,回去,村里不让进。所以很多时候,小八路的心情比较好。悄悄走近,上了小桥。就在敌人抬头说话之前,他突然转身朝村子方向走去,故意把脚步声弄得很响。敌人听到后,仍然头也不抬地说,回去,回去,村子不许进。结果小八路顺利过关,安全送出情报,为部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不也是逆向思维成功应用的结果吗?由此可见,学会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进入戈壁滩发射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短程火箭。计算当时火箭推力的时候,七八月份很热。火箭发射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会变小,发动机的油门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就在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中尉站出来说:“经过计算,如果火箭排出600公斤燃料,导弹就会命中目标。”所有人的目光突然聚集在年轻的新面孔上。在场的专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很不客气地说:“火箭能量不够,你还要卸载?”所以没有人注意他的建议。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到了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于是在开拍前,他鼓起勇气,走进了钱学森的家。当时,钱学森对这个“学妹”并不熟悉。听了王永志的意见,钱学森眼睛一亮,高兴地喊道:“请你马上把火箭总设计师请来。”钱学森指着王永志对总设计师说:“如果这个年轻人的意见是对的,就按他的办吧!”果不其然,火箭卸下部分推进剂后,射程变长,连续三枚导弹命中目标。从此,钱学森记住了王永志。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导弹时,钱学森就建议第二代战略导弹由二代牵头,王永志任总设计师。几十年后,总装备部领导拜访钱学森,钱学森也提到这件事,说:“我推荐王永志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这个人年轻的时候露过头是真的。他大胆逆向思维,与众不同。”这是一个运用辩证法逆向思维的例子。
逆向思维的优点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逆向思维的几个优点:
逆向思维的优势1: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逆向思维可能很容易解决。
逆向思维的优势二:逆向思维会让你找到一条新路,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找到东西,做出成绩,从而赢得意想不到的胜利。
逆向思维的优势三: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题方法中获得最佳的方法和途径。
逆向思维的优势四: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逆向思维,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使效率和效果翻倍。
逆向思维最可贵的价值在于,它挑战人的认识,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产生“原子弹爆炸”的力量。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奇迹。
逆向思维相关文章:
1.论逆向思维与方法
2.成功人士的各种思维方式
3.一个不同思考方式的例子
4.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5.六种思维方式
6.常见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