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活性污泥系统的强化设计主要考虑工艺设计的优化、强化设备的设置和自动化程度。

在工艺设计优化方面,由于我国污水处理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常见的工艺有接触氧化、AB法、A/O法、氧化沟、SBR、曝气生物滤池、导向曝气生物滤池等。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根据后续处理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水解-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厌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气浮-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快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超声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微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二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结合老污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脱氮除磷和中水回用中的其他工艺,开发出AB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O工艺-分流曝气生物滤池;A2/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氧化沟-导流曝气生物滤池;SBR导向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分流曝气生物滤池等深度处理工艺。

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间歇曝气法、人工快滤法、沉淀分离法、硝化反硝化法、给水快滤法等八种设计方法,结合两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开发出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已在中国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使用,涉及生活、医院、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榨菜等领域的污水处理。大量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为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为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为6.55 mg/l。

四分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中进行两次曝气、两次沉淀、两次过滤,解决了其他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的情况下,实现间歇曝气,活性污泥回流,整个运行不空转。其优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更加突出,治疗效果尤为显著。2009年8月,被科技部列为“创新工程”;2009年6月5438+2月,该产品被环保部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技术目录》。2010年5月被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2年7月被环保部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技术”。

5.在强化设备方面,生化是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主流。在过去,它主要专注于开发生化过程。生化处理的技术核心是培养微生物。常见的污水生化处理是通过曝气来培养污水中的微生物。由于曝气生化法产生的微生物生物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在设计中常采用三种方式来弥补该工艺的不足:增加曝气量、扩大曝气池、延长污水的长停留时间。但由于气候、冲击负荷、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稳定达标,进而发生工程升级改造,有的工程改了又改,改了又改,不仅成本高,费时费力。

微生物发生器是充分借鉴好氧生物法、固定化微生物法和生物投加法的设计方法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污水净化设备。在节省污水处理投资、减少污水处理占地、节省污水处理运行费用、消除污水臭气、减少污泥排放等条件下。,该设备可使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优于国家标准,可排放或循环使用,并获得2014国家专利。

7.微生物发生器是废水处理中的废物强化设备,可与各种废水或污水处理工艺配套使用。根据后续工艺的不同,可有机组合为:AB工艺-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A/O法-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A2/O法-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氧化沟-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SBR-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接触氧法-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工艺等等。

八个微生物发生器可用于新的污水处理项目;也可用于老污水处理工程的升级改造;还可用于河流、湖泊和江河的脱氮除磷和景观治理;湿地公园的生态恢复;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中水回用、高浓度、高氨氮、高含盐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废水处理领域。

微生物发生器强化处理工艺已在我国重庆、河北、贵州、吉林等地应用,涉及高盐废水、医院废水、化工废水、屠宰废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印染废水等领域。大量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为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为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为6.55 mg/l。

该微生物发生器具有以下特点:

1,快速降解BOD5、CODcr、TSS,净化污水;

2.提高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和能力;

3、处理效率可提高50%左右,进水负荷可提高40%左右;

4.快速应对曝气池可能出现的紧急故障;

5.提高难降解污染物的生化效率;

6.无需场地改扩建,有效解决污水量或负荷增加的问题;

7.有效解决丝状菌异常增殖导致的污泥膨胀问题;

8.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减少污泥,达到不清淤除泥的效果;

9.消除污水中的臭味,去除污水中的恶臭,只需要几天时间;

10,采用自然界或国内外选育的优势无害菌株,无二次污染之忧;

11.污染被净化后,微生物因失去生命能量而消亡,变成CO2和H2O;;

12.未受抑制的微生物也可以用作鱼和浮游生物的诱饵;升级改造老污水处理工程,13,比其他污水处理方式节省投资70%;

14,与其他生化处理方法相比,节约电能80%左右;

15,微生物浓度高达1.8×1020CFU/ml。微生物的高浓度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曝气池的体积,节省了40%的工程投资。

16,解决了因气候变化、水温降低导致微生物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技术难题;

17,微生物大军奋勇厮杀,有效解决了高盐、高浓度、毒性、危害性、化学品、重金属、垃圾渗滤液等技术难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使它们难以生存;

18,在不改变土建工程的情况下,实现老污水处理工程的升级或扩建;

19.在不改变污水处理工艺的前提下,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磷和氮,提高处理后污水的出水水质,达到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的效果;

20、直接用于河湖等微污染源的上游,直接阻断污染源头,同时有效控制微污染,实现污泥无排放,彻底革新了传统的开坝、断水、清淤等离不开的河道治理方式,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理想的设备;

21,安装方便,应用灵活,操作简单,只需一人负责,即可完成任务;

22.布局灵活,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

在运营管理方面,主要是基于自动化程度和自动监管。所谓自动化程度,就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实时操作、控制、显示和报警,从而实现智能化操作,减少管理人员和劳动强度。

所谓自动化监管,就是采用集约化管理,对设备进行集中远程控制,管理、测试、技术平台按区域进行优化和集中。工厂主要为设备看护操作(65,438+0人),工厂的远程监控和检查机制。其优点是:操作人员大幅减少,一组人员的水厂优化为三组人员18个水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集约化管理平台包括:信息处理平台、污泥处置平台、设备控制系统、工厂监控系统、设备维护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水样分析中心、综合管理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