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入殓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嘴中放一颗夜明珠
人们做事总是有自己的目的的,那么慈禧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抑或者这背后有什么渊源呢?这其实与我国自古以来的丧葬文化有关。
而慈禧嘴里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其“用途”在市面上大抵有以下几种观点。
1、起到显示身份的“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陪葬的习俗,家境越是优越的人家,他们的陪葬品就越多。
而古人相信人死以后,灵魂是不灭的,墓穴里的陪葬品作用之一,就是供人死后使用。地位越尊贵的人,自然陪葬的东西就越难得。
而慈禧嘴巴里的夜明珠,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因此有人认为这个夜明珠是用来显示尊贵身份的。
这种时候可能就有朋友问了,夜明珠陪葬可以放在墓穴的任何地方,为何要非要放在嘴里呢?这就要说说陪葬文化里面的一个习俗“压舌”了。
2、丧葬之礼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丧葬文化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所宣扬的“礼”,是以西周的“五礼”为基础的。
这“五礼”分别是被称为吉礼的祭祀之礼,被称为嘉礼的冠婚礼仪,被称为宾礼的宾客礼仪,被称为军礼的军旅礼仪,以及被称为凶礼的丧葬之礼。
而这五礼中,古人对祭祀之礼和丧葬之礼尤为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在儒家思想中,丧葬之礼的作用,更多在于慰藉生者,丧葬之礼的庄重与正式、陪葬品的昂贵等等,这其实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生者对死者这个人,以及对其地位的尊重。
而往嘴巴里放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压舌”,其实就是丧葬之礼中一个在后世演变出来的小习俗。
关于为何要在嘴巴里放东西,这里有几种说法。
一种是说,这么做就为了让人知道“少说话,多做事”,毕竟多说多错。据记载,武则天时期,死囚犯的嘴巴里会放上木块,大抵是“少说话,多做事”的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种说法中的“压舌”一般是玉器,比如玉蝉,寓意重生,或者是慈禧这样昂贵的夜明珠了。
至于现实是不是这样呢?自然不是的。现代科技证明了,夜明珠以夜晚发光得名,夜明珠的出现,则是因复杂的地质变化,发光物质聚集到矿物中的结果。
多说一句,在我国古代,压舌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穷人也会在自己亲人死去以后,往嘴里放上一点东西,也算是个心理慰藉,比如会放上一把米等等。
3、总结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慈禧嘴里的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大抵是与古代“压舌”习俗有关,一方面是显示她的尊贵地位,一方面可能也与古代人认为玉器、夜明珠这类东西对有净化、防腐功效有关。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