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直接起诉吗?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白旗律师。

新兴区律师

双鸭山律师

邢台县律师

双阳区律师

中山区律师

兴安盟律师

顺城区律师

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很多时候和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然后就可以知道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的纠纷。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直接起诉吗?这个很多人都不清楚。让边肖为你介绍一下。

第一,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直接起诉吗?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如果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首先要在劳动争议发生后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直接提起诉讼。请注意,向监察部门举报,去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是必经流程,劳动仲裁是起诉必经流程。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与审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一审程序很复杂。

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组成合议庭,进行调查或者委托调查,并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法庭调查应当按照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出示证言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先发言,然后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当事人互相辩论。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应当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询各方最终意见。判决前可以进行调解的,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判决。判决书应当写明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判决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在上诉期间和上诉法院。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依法提起二审程序。必须在初审判决送达之日起15天内向更高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法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姓名、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名称、案号和案由,以及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当通过第一审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第二审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相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并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认为没有必要开庭的,也可以判决。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二审法院做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审判监督程序是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需要重新审判的程序。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必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申请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和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及其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写仲裁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录在案,并告知对方。

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直接起诉吗?只能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劳动仲裁必须先行,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劳动争议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后,才能提起劳动诉讼。在实践中,只有少数劳动争议被允许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咨询紫阳律师。

延伸阅读:

有哪些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