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集体牺牲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自杀的概念。自杀是指在意识清醒的前提下,通过他人或自己实施明知是致命的自我毁灭行为的过程。这个定义有四个关键点:第一,必须是有意识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不一定是自杀者自己进行的,比如安乐死;第三,知道有足够的杀伤力;;第四,自杀应包括其酝酿、自杀行为的实施以及自杀后的善后工作。
可见,想自杀的人应该有自我意识,对生命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杀会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在理解生命意义的基础上,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个人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自杀者来说,生命的价值往往被低估。
所以自杀只能发生在有一定自我意识和价值判断的智慧生物身上。虽然科学研究证明海豚、大象和类人猿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对同类的死亡表现出拟人化的悲伤和震惊,但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它们是否深刻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我们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世界各地都有齿鲸“自杀”的报道,但仔细分析,它们都是因为各种无意的原因而陷入绝境,如捕食、地磁干扰、寄生虫影响大脑或对同伴的过度营救。没有证据表明鲸鱼感到“活腻了”而自杀。
让我们来看看旅鼠。这些矮小的棕色老鼠确实集体死亡,但那是判断失误的结果。旅鼠是哺乳动物中的蝗虫。它们会啃光所有的栖息地,然后开始大规模迁徙,寻找新的觅食地。他们爬上巨石堆,绕过大树,越过眼前的任何东西。如果遇到水,它们会尝试游过去,这是平日里小溪和池塘边经常见到的。如果它们碰巧撞上了湖泊或海洋,发现自己已经游不动了就太晚了,同伴的稳步前进也不允许它们停下来,就像人群在拥挤的地方的踩踏一样。
还有那些倒霉的老公——蜘蛛和螳螂。这些小动物的雄性比雌性小得多,它们特殊的交配姿势使它们的身体暴露在大雌性的嘴里,而这些大雌性经常被当作食物。这是男性理性的自杀行为吗?显然不是。我无数次观察这些小动物的日常生态,发现雄性在交配前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出现在配偶的正对面。大部分交配后很快溜走,不会被当成零食。只有在交配让它们反应迟钝,或者姿势相当不利的情况下,比如某个肢体刚好够到雌性的嘴巴,就会导致悲剧发生,有些昆虫会本能地咀嚼一切到达自己嘴巴的东西,也就是说被吃掉纯属意外。如果你把任何一条虫子自己的腿掰下来,放进它的嘴里,它还是会津津有味地咀嚼。即使把明显不是它们常规食物的毛、草梗放进螳螂嘴里,它们还是会吃!
有些群居动物是脱离群体的(圈养动物失去主人),或者配偶去世后(更准确地说是突然消失),有些动物会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如果这种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人体内分泌就会紊乱,产生的血酸和肾上腺素对身体有毒性,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从表面上看,有些动物类似于重大挫折导致的自杀倾向。但有多少感情因素值得怀疑:这是固定生活方式的打破和身体的不适应造成的。同伴的死亡给这些动物带来的是不安全感,但是对于生存本能特别强的动物来说,不安全感让它们有一种随时受到威胁的危机感。在动物行为中已经阐述很久了,叫做“应激反应”。很多动物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很难喂养,熟悉的麻雀就是这样。有人说,他们生气了。更准确地说,他们因为紧张和恐惧而出现内分泌失调。他们死于这种紊乱导致的紊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消耗大量体力却得不到补充的衰竭——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生存本能过于强烈,与他们看似“自杀的行为”正好相反。
我接触过很多种动物,它们对死亡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笼子里待宰的鸡会麻木地啄食刚被宰杀开膛的同伴肚子里的米;一只肉狗看到它的同伴被杀时会发出的极其凄惨的哀嚎;最让我震惊的是,母猴会紧紧抓住不幸死去的孩子,直到幼猴的尸体因极度腐烂而腐烂...但没有一种动物像人类一样对生命现象有如此深刻的探索,所以自杀应该只是人类的专利。一切都来源于我们有时候的思考太多,但我们的思考并不一定一直都是合理的。
如果说除了人类还有什么动物会主动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它应该是我们未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只有理性上升到一定高度才会疯狂思考,能疯狂思考的生物都不简单。动物从不多想:抱着猴宝宝身体的母猴会用另一只手去抢食物。它只是困惑:为什么孩子不动?有孩子的母猴会在群体中受到照顾,手中的身体是它的王牌,仅此而已。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人我是否应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