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230亿,做了一个造车梦。
你女朋友说她闺蜜的齐肩卷发超级好看,你心领神会,把戴森卷发棒加入购物车。
你的同事一边哭穷一边咬牙争取到了12最新款的戴森吸尘器,然后天天唠叨你“这货真香”。
在戴森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所有人都欲罢不能。
短短几年,戴森已经成为网络名人中的热门品牌。在中国,被贴上“家电领域的爱马仕”标签的戴森频繁刷爆朋友圈,每次发布新品都能引起消费市场的狂欢。同样的单品,即使戴森比其他品牌贵10倍,也挡不住无数时尚男美女“哦,买吧”的热情。
家境殷实的戴森也不是没有烦恼。至少在造车这件事上,戴森可以说是尝到了人生的滋味。尤其是对于73岁的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来说,或许他还在努力放下自己的造车梦想。
这位白发苍苍的工业设计大师也是一位科技爱好者,在科技发明方面造诣颇深。因此,当他宣布戴森有意跨界造车时,瞬间引起了众多汽车爱好者的好奇。
造车,我是认真的!
有人可能会说,戴森造车只是心血来潮。就像苹果和谷歌,没有人曾经在青春里冲动过。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戴森的造车梦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偶然看到一篇论文,他在论文中提到了柴油尾气会加速老鼠死亡的实验。为了解决汽车污染问题,他从1990开始研发捕捉柴油尾气颗粒的旋风过滤器,并带领戴森团队研发柴油尾气处理系统。
但当时大众对环保问题不够重视,也没有车企愿意为戴森的技术买单,所以整个项目不了了之。
经过近30年的技术积累,戴森在家电市场取得了进步,最终凭借其在数字电机、电池系统和流体动力学方面的技能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当然,作为一家注重科技创新的公司,戴森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各个深度领域的技术细节。数字电机、电池系统等核心技术是制造电动汽车的基础,也是戴森进军汽车领域的重要砝码。
从2013开始,戴森秘密重启造车项目,从特斯拉、路虎、阿斯顿马丁、宾利、劳斯莱斯挖来多名设计和R&D人员,积极招募优秀人才,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专业造车团队。
而造车涉及的所有环节,戴森内部都加强了保密工作,外界获得的消息很少。
直到2017年9月,詹姆斯·戴森在一封邮件中告诉了全体员工造车的初心。至此,戴森将造车计划公之于众,其围绕电动车制造领域的布局正式拉开序幕。
戴森还宣布了一项总额为20亿英镑的投资计划,其中6543.8+0亿英镑用于电池技术,6543.8+0亿英镑用于汽车本身。此外,詹姆斯·戴森还自掏腰包5亿英镑造车。
2065438+2008年8月,戴森注册了新商标“Digital?Motor”,同时在英国哈拉文顿的军用机场公园投资2亿英镑,建设新的办公楼和电动汽车专用测试设施,也被认为是为新车上市做准备。
两个月后,戴森宣布其第一家汽车制造厂落户新加坡。按照原计划,这座完全定制的双层制造工厂将于2020年完工,并生产一款电动SUV。新车将于2021上市。
考虑到大多数客户和生产业务都在亚洲,而这一地区的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戴森也决定将公司总部从英国迁至新加坡。
2019年4月,英国前全球总裁罗兰与菲尼迪?克鲁格加入戴森,全面负责其造车项目,直到产品上市。
有遗憾,但不后悔。
在勾勒出看似美好的造车梦想后,戴森继续为汽车事业输血。然而,随着造车项目的推进,各种问题开始出现。最大的问题是花巨大的代价能换来什么样的收益,也就是投资回报。
转折点是在2019 10年,戴森发表声明,表示将放弃自己的电动汽车项目。至于原因,官方的说辞是“商业上不可行”、“找不到买家”、“不被市场认可”等等。
从造车路线来看,戴森选择从零开始研发一款电动车产品,也是基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除了在电池和电机技术上拥有成熟的经验,戴森在制造领域也早已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但坚持独立R&D和生产也有其弊端,即无法获得充足的供应链资源,增加了自身的经济负担。
说到造车门槛,有句话叫没有200亿没办法玩。相比戴森25亿英镑(折合人民币230亿)的大笔投资,再看看戴森的财务状况,情况显然要好得多。以戴森目前在家电领域的经营,未来几年支撑汽车业务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但关键问题是,戴森打造的电动车光成本就达到了654.38+0.5万英镑。这么高的价格注定不会受到市场的青睐,没有销量和利润,一切都是空谈。
詹姆斯·戴森认为,即使实现了电动汽车的量产,也不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在电动车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会影响家电等其他业务的正常运营。言下之意,卖车赚不了多少钱,用卖家电赚的钱补贴汽车项目也不是个好办法。
2019年5月,戴森电动车专利图曝光,揭开了这款新车的神秘面纱。戴森原本希望建立一个可以和特斯拉Model一起工作的模型?十、捷豹I-Pace的全新车型,也就是一款充满科技感,可以投入量产的电动车,确实已经做出来了。
今年,詹姆斯·戴森在接受采访时展示了内部代号为N526的原型机。新车长5米,宽2米,高1.7米。是大型7座纯电动SUV。外观方面,除了悬浮式车顶之外,新车还拥有串流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等新颖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仪表盘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可以直接显示驾驶员视线范围内的信息。有了HUD抬头显示,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就不用低头看车速、导航等信息了。
新车搭载两台电机,综合功率543马力,峰值扭矩650牛·米。完成0-100 km/h加速需要4.8秒,最高时速可达200 km/h,续航性能方面,新车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965公里。
显然,戴森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为这款新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努力。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新车用的很多概念和技术都是先进的。同时,通过很多细节可以发现,戴森把做家电的精致传递给了做汽车。
改变主意,重新开始。
制造一辆汽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不确定的前景,硬耗不是办法,不然会伤筋动骨。果断止损,另谋出路,才能照顾长远发展。
换句话说,戴森造车无异于一场赌博:如果成功,或许有可能重新定义戴森的品牌;如果失败,甚至可能加速戴森品牌的衰落。
所以,戴森权衡利弊后决心放弃造车,并不是一件坏事。
虽然造车项目被砍掉,但技术研发从未停止。戴森已决定将R&D资源投入到感应技术、视觉系统、机器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熟悉的领域,并将继续专注于制造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项目。
事实上,戴森一直对电池领域抱有很大的期望。2015年,戴森以9000万美元收购固态电池公司Sakit3,决心自主研发固态锂电池技术。2016年,戴森宣布投资14亿美元建设固态锂电池工厂。
从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来看,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最大的瓶颈,而基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优势,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最佳选择。
基于对固态电池的看好,宝马集团宣布与美国电池技术公司solid?Power联合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希望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两到三倍;同时也有消息称,丰田计划未来销售全固态电瓶车;2065438+2008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向电池公司Ionic?材料公司投资6500万美元开发新的电池技术,希望在2025年将固态电池用于电动汽车。
对于戴森来说,如果能突破固态电池的研发瓶颈,找到一条合适的商业化之路,或许就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也是一个战略方向。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