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为什么我被禁(我不是药神里的国产仿制药)
文公与雷公
6月22日,信立泰发布公告称,将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制剂在中国大陆的相关权益转让给现代制药的子公司国药一心制药。根据双方协议进度,信立泰将按里程碑收取技术转让费2700万元。
奇怪的是,这次转让仅仅是一个月前,信立泰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刚刚获批上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数据显示,5月26日,信立泰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获批4个仿制药上市,成为第三家获批企业。该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等疾病。它是《将死求生》电影中的药物原型,原药是诺华公司的“格列卫”。
Minenet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市公立医院甲磺酸伊马替尼片销售额共计654.38+0.62亿元。除了诺华,只有石爻、豪森和齐鲁三个仿制药上市。卫生局注意到,本次转让交易完成后,信立泰预计将产生约460万元的收入。也就是说,信立泰花了大约2200万元研发这款药。
为什么刚做完评估就卖药?
01市场格局已定,将放弃重品种竞争。2020年信立泰年收入27.39亿元,仅相当于2014的水平。
信立泰从抗凝血药氯吡格雷入手,氯吡格雷是国内第一个赛诺菲原研药的仿制品,商品名为“泰嘉”。也正是靠着这种药“躺着赚”,信立泰成功IPO上市。然而,氯吡格雷被纳入第二轮国家药物收集。原研究员赛诺菲出人意料地报出2.54元/片的低价成功中标,而信立泰报出3.13元,出人意料。
集采失败,信立泰业绩一落千丈。年报显示,信立泰2018年度净利润为1458万元,2019年度直接减半至715万元。2020年,信立泰净利润仅为6086.5万元,同比下降91.49%。
面对业绩压力,信立泰启动战略转型,试图通过公司旗下各种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争夺更多的医院市场。
但信立泰可能动作不够快。甲磺酸伊马替尼长期以来一直被诺华,豪森和石爻在国家药物收集后瓜分。而且,一直热衷于集中开采市场的齐鲁制药,本月上旬获批上市的是四个类型的仿制药。
信立泰可谓追兵在前,拦截在后。打一条“血路”并不容易。有分析指出,信立泰深耕心血管领域。要想在癌症市场获得一席之地,需要重新组建销售团队,布局产品网络,胜算不大。
更重要的是,因为集中采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价格没有以前那么高了。2020年,诺华格列卫的价格从23500元(0.1g*120片)降至7182元(0.1g *60片),而豪森集中采购的中标价格已降至623.82元/盒。信立泰要想从零开始做这个品种,恐怕很难收回成本。
02新药研发转型,集中采购的日子结束了。一直“躺着赚”的信立泰,最近真的遇到了危机。
信立泰曾表示,2020年将坚持心脑血管,向肾内科、肿瘤科、骨科、降糖等领域拓展;增加创新产品的收入,发挥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器械之间的协同效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深耕心血管领域的药企,除了泰嘉,心血管药物阿利沙坦酯片(信力坦)和比伐鲁丁(泰加宁)仍是信力泰的主要品种。
2017,辛力坦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19年,该品种经协商续签,医保支付价格分别为6.08元/片(240mg)和2.62元/片(80mg)。
进入医保后,新力坦销售好转,收入从2018年的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亿元。业内预计,信立泰2021年销售额将超过1亿元,成为信立泰的又一重磅药品。
对于集中开采造成的短期业绩真空。15年6月,信立泰出售瑞士M.A. MedAlliance SA全部股份,转让价格为4500万美元。该投资收益也已纳入“补强计划”,用于相关R&D、生产等主营业务的长期发展。同日,信立泰拟增发股份,募集资金6543.8+0.952亿元,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新药研发。
信立泰的崛起,最缺的就是时间。随着集药常态化和国内创新型药企的崛起,信立泰首先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新药填补信立泰的业绩空白尚需时日。
设计时间
操作:林
结束
每天两篇深度文章,解码医疗健康
#药品# #制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