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明医生:用止汗剂做麻醉剂,古人的智慧是惊人的。

在明清小说的医学相关内容中,止汗剂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水浒传经典篇章《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用巧妙的招数,将止汗剂洒入桶中,赚得杨志手下争抢药酒。结果杨志一行人就在晁盖等人的笑声中崩溃了。止汗剂的神奇,让大家第一次看水浒传都觉得新鲜。

止汗剂是真是假?作为小说家,虚构是必然的,但虚构也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摇头丸确实存在于中医中,但它的神奇力量确实得益于小说家的笔下。本文从医学角度谈谈止汗剂的来龙去脉。

摇头丸能使人在短时间内失去知觉、疼痛或行动不便,在医学上是一种麻醉剂。王庆易《万泉北》对“中药有毒发汗,冷水可解”一文打了个赌:“蒙古汗,俗名麻汗”。这是止汗剂的别名。麻药是古代麻醉剂的总称。“麻”的意思是麻木和麻醉。这个别名明确指出了止汗剂的特点。

后来的小说家也提到了“闷香”,“闷”真的是闷、麻醉的意思。因此,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有理由认为“孟汗”是“无聊”的对立面。此外,民间秘密医学经常使用“反切割”来模糊其名称,因为民间使用“暗语来秘密其方。”所以民间用“出汗”来暗示“闷药”也不无道理。

那么,小说家描述的止汗剂是真是假呢?古人对此也有论述。比如,明朗化的《七修稿》就曾谈到他个人对止汗药认识的转变:“小说家尝止汗药,人吃了就懵了,但若有药可以缓解,就认为给了是愚蠢的。”但他看了宋代关于布布露、草乌、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的记载后,改变了看法:“如果是真的,止汗剂不是假的!”

据明代魏军《岭南杂记》对曼陀罗的麻醉记载,清代俞樾认为“此药今犹存,即小说家所谓止汗药”。不过可以治哮喘,它的方法是用烟管,也就是混在烟里吃。最初的测试相当有效。“但是,上述肯定止汗剂存在的观点,都是从前人的笔记中推断出来的。医书上有没有止汗剂的记载,古人真的有使用止汗剂的经历吗?

医书中,“蒙古汗”一词可能早在普济方就已出现。书中曾用白扁豆“治汗毒,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醉了。”这里记载的汗毒症状与《水浒传》中描述的非常相似,只是没有汗药的处方成分。

历史上第一次记载止汗剂成分的草药可能是明美德纯的“药用汇源”。书中在“杨御”一文下记载:“辛温。有大毒。它的花像黄花菜,很难拿。如果是错的,会让人颤抖晕倒一天。如果用的话,可以和烧酒混合蒸三次,也就是没有后顾之忧了。把它和塔火花、川乌、草乌混在一起,就是止汗剂。”其中,另一种花是曼陀罗花。而梅介绍的止汗药主要用于治疗风邪、生疮、毒痛、痛风,并无记载。昏厥是其毒副作用。

此后,清代张忠和的《孟子易经》以“止汗药”为名,详细介绍了止汗药的成分、用其进行麻醉操作的详细过程、服用后药物起效时间、解除麻醉的方法等。张的“止汗药”方子很精,是“翻阳花(即山药)、川乌、草乌、羊角、自然铜、乳香、没药、熊胆、朱砂、麝香***10”,“用热酒调匀,饮之即醉。麻醉的效果主要是“四肢麻木,一天后醒来。"浓稠的甘草煎汤喝后可立即溶解. "

张介绍,这个药方主要用于军事手术,可以对箭矢、箭矢、弹珠造成的伤害进行手术,但不用于偷人钱财。此外,书中用于手术中各种恶性止痛的“铁布衫”,也称止汗剂。“吃的少了会止痛,吃的多了会出汗。”因此,止汗剂不是小说家发明的。在医学书籍中,的确有止汗剂,但都是用于战伤手术或痈疮止痛。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止汗剂只是历史上众多麻醉剂中的一种。它的名字起源于南宋至元代。虽然止汗剂早已用于非医疗用途,但并不是劫匪的专利。

最常用的止汗剂是药剂师,因为他们是手术最好的麻醉剂,也是某些疼痛最好的止痛药。早期的止汗剂多撒在酒里或拌在饭里,而清代的闷烧香则采用了燃烟的方式。这种闷香不是医生用的,只有小说里的人物用。但确凿的证据表明,在清代,犯罪分子在烟草中放入止汗剂,使吸烟者着迷而犯罪。

历代医书和非医书记载的止汗方子,含有多种药物。同名止汗方子,药物成分不同。因为任何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都可以作为止汗剂,所以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及其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