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色剂的参考成分

组分投料量(g/L)二乙烯三胺30~35氯化铵15~18丙二醇5~7双氰胺25~30乙二醇20~25环氧氯丙烷4~5冰醋酸5~7水平衡2。无甲醛固色剂。

2.1固定机制

目前固色剂大致可以分为阳离子聚合物固色剂、树脂固色剂(含甲醛树脂固色剂和含多胺树脂固色剂)和交联反应固色剂。固色剂的固色机理,即固色剂能提高水性染料在纤维上的染色牢度,是固色剂分子中的(1)季铵盐或叔胺盐在酸性介质中以一定的强度与阴离子染料结构中的阴离子基团离子键合,形成不溶性色淀沉积在纤维内外;(2)固色剂分子上的反应性交联基团与纤维和染料上的反应性基团键合;(3)经固色剂处理的染色织物在干燥过程中,固色剂分子上的反应性交联基团自交联成大分子,在织物和纤维表面形成一定强度的保护膜,使染料包覆在纤维上,不易脱落;(4)固色剂分子上的亲染料结构基团使固色剂和染料之间的氢键以范德华力结合;(5)固色剂分子中含有的基团,如亚氨基,与染料分子上的O、N等原子形成配位键,形成螯合物。

根据固色剂的固色机理,固色剂在化学结构上应带正电荷,具有反应性交联基团,可自交联并具有足够大的分子量以在干燥过程中形成保护膜,含有对染料具有亲和力的结构基团,还对金属离子具有沉淀和络合作用。另外,对于无甲醛固色剂,要求生产中不使用含甲醛的原料,生产和固色过程中不能产生甲醛,固色处理后的染色织物不会释放甲醛。

2.2无醛固色剂的种类

2.2.1阳离子树脂类型

阳离子树脂无甲醛固色剂可将双氰胺、二乙烯三胺、羟甲基脲反应生成咪唑啉,为阳离子型,即固色剂DFRF-1(上海纺织助剂厂生产)。严格来说,固色剂DFRF-1不能称为无甲醛固色剂。因为他们还是用2D树脂或者羟甲基脲做交联剂,所以只能称之为低甲醛固色剂。以二乙烯三胺和双氰胺为原料,经缩合、脱氨、环化反应,制备了具有咪唑啉结构的固色剂SH-96。它的缺点是变色。据我们所知,以双氰胺为原料的固色剂有变色现象,需要控制用量来降低其变色程度。当双氰胺与乙二醛缩合时,会生成环状缩合物。一般情况下不会释放出醛,也有固色作用。双氰胺制成的树脂固色剂颜色较深,通常为棕色或浅棕色溶液。

2.2.2反应性无醛固色剂

反应型无醛固色剂是由环氧氯丙烷与胺、醚、羧酸、酰胺等反应制得的固色剂。多为带有阳离子和活性基团的聚合物,可与阴离子染料(活性、酸性和直接染料)成盐结合,也可与纤维和染料中的羟基和氨基交联,从而提高其湿处理牢度。

1)胺和环氧氯丙烷的缩合物

常用的二甲胺、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的缩合产物,是国内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无甲醛固色染料,制造最方便,色牢度不是很好。氨、一甲胺、二甲胺、环氧氯丙烷缩合固定剂的使用价格低廉,大多为无色液体。用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缩合的固色剂成本高,大多为淡黄色至黄色液体。如果进行环化,有利于提高染色牢度。为了平衡成本和效果,大多使用混合胺。

2)聚醚和表氯醇的缩合物

具有两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被缩合成醚,然后与表氯醇缩合。如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在催化剂存在下缩合成聚醚,再与环氧氯丙烷缩合形成固色剂。

2.3季铵盐无甲醛固色剂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也用作无甲醛固色剂,如爱博尔公司的Eccofix FD-3,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种固色剂可以用脂肪胺和醚化剂3-氯-2-羟丙基氯化铵(北京油田化学公司杭州分公司CHPTA产品)醚化,也可以用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醚化。

2.4季铵化反应性固色剂

它是由二乙烯三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然后用季铵盐醚化剂醚化而成。季铵盐被引入到反应性固色剂中。通过将反应性固色剂与季铵化剂反应,可以将季铵盐基团引入固色剂中,增加其阳离子性,提高染色牢度。如专利介绍了一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后季铵化制备的固色剂,其皂洗牢度可达4 ~ 5,湿熨牢度可达4。德美固色剂TCD-R也是这样一类固色剂。

2.5季铵化聚合物无甲醛固色剂

聚合物(均聚物或与其它单体聚合的* * *聚合物)由烯烃与季铵盐聚合而成,如单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如北京油田化学公司的固色剂cs、李咏化学公司的固色剂RF、上海助剂厂的固色剂DUR都属于这类聚合物。

2.6聚羧酸反应性固色剂

柠檬酸、甲烷四羧酸等多元羧酸在催化剂存在下缩聚成聚酯,是一种新型的防缩抗皱剂。如果这种聚酯与环氧氯丙烷缩合,可制成反应性固色剂,可与纤维素分子和活性染料交联。

2.7二烷基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聚合物固色剂

甲基丙烯酸二烷基氨基乙酯的季铵盐在引发剂存在下可以聚合成聚合物,引发剂是一种无醛的带有阳离子基团的固色剂。类似于烯丙基季铵盐聚合物(均聚物或* * *与其他丙烯酸酯的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