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华为自动驾驶)将成为科技股龙头。

BAIC蓝谷2020年度审计报告中的一份“完成对定向增发的审计”的报告,将BAIC蓝谷未及时披露定向增发进展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自华为官方宣布北汽极速福克斯为华为自动驾驶子品牌以来,北汽蓝谷股价飙升60%,至15元左右。然而接下来的盘整却让很多散户心里打鼓。没错,极狐是国内首款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电动车,用户体验彻底碾压特斯拉。于是有人喊出了北汽蓝谷万亿的市值目标。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们还是分手吧。

现在可以确定的有三点:1)北汽蓝谷和华为深度合作,北汽的产能定位是代工厂。2)北汽蓝谷斥资654.38+04亿元,与华为联合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专利归华为所有。3)极狐是华为的子品牌。目前100%的权益属于北汽蓝谷。虽然有自己独立的销售渠道,但华为一定会全力以赴推动极狐的销售。

在北汽蓝谷以6.93元/股完成55亿元定向增发后,很多专业投资人都不淡定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华为参与定增,北汽蓝谷目前的信息很混乱:是华为代工还是自动驾驶平台定义的?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定义对应着不同的估值!如果把目光局限在蓝谷股价的涨跌上,就会有“只在此山中”的错觉。

我们先从国家的战略方向来看华为的5G和自动驾驶。中国的5G领先世界不用我说,但是5G的规模应用从来没有上去过!美国为什么要死磕华为?因为包括5G技术,华为的技术已经突破了美国的极限!我相信华为目前储备和正在研发的黑科技远远超出了我们普通人的认知,但是美国人一点都不含糊!如果给华为更长的发展机会,美国就危险了!华为和蓝谷联合研发的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AI技术上已经形成了对欧美的压倒性优势,而这种优势在5G的合作中命令竞争对手彻底窒息,毫无抵抗,直到缺氧而死!所以程程认为中美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斗争!相信中国的国运,就相信华为,就相信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会成功!

程程认为,中国领导层的眼光远高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所以他会尽全力推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全面应用。而这种综合应用需要一个载体,一个标杆模式,一个成功的资本案例!

那么当然是蓝谷成为这个载体和模式了!2022年冬奥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动驾驶技术完全商业化的最好机会。在此之前,全国六大城市(以及未来的雄安新区)的综合试点就很好理解了。我们只是想让那些傲慢的没有道德底线的老粉丝看看,中国的5G技术和华为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这样的福利将引领时尚潮流100年!

我们回蓝谷吧。只是代工平台,蓝谷和华为联合研发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极狐作为华为的子品牌,100%属于蓝谷,更不合理!特斯拉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市值?因为它构建了智能驾驶网络的后台数据。这些数据对用户驾驶行为的数据分析,对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和自动驾驶AI技术的研发都是无价的,而且会越来越难得,越来越有价值!我相信蓝谷和华为都很清楚这一点。那么双方一定会在北汽极狐这个平台上达成协议,注册资金只有200万。在华为的全力推广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相信代表自动驾驶极地狐的品牌绝对不会低于654.38+000亿元!

目前北极狐产能为654.38+05万辆。按每台40万元计算,年营收600亿元,4%的净利润率24亿元。现在大家犹豫的是,华为没有在自己的渠道卖北极狐,所以蓝谷的表现犹豫。当带着华为自动驾驶光环的蓝谷年营收达到600亿元的时候,2400亿的估值完全没有问题!我坚信华为对polar fox三年后的营收预期不会低于3000亿,也就是75万台的产销量。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数字太低了。因为作为国运战场,这个数字太小,影响不了大局。不知道华为正式宣布极狐全渠道发售时,于大嘴会有什么惊人之语!极狐三年后的估值是不是1万亿?

如果华为把极狐的后台数据管理全部放到北汽极狐的运营中,那就超过特斯拉了!这样的可能性,从这样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永远不存在!

我们已经错过了十年的互联网市场,不要再错过电动车的智能革命市场了。这个行情将贯穿2021到2023年的超级牛市。北汽蓝谷(或称华为自动驾驶)是中国硬核科技市场的风向标,是科技股在100牛市中的首席舵手,是中国民族成功的风向标。

因为华为,所以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