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漆器上的漆是怎么来的?
古代漆器上的漆主要取自漆树。
古代漆器的表面具有独特的光泽和纹理,这种惊人的视觉效果来自一种特殊的材料——天然漆。主要来自漆树。
漆树受损时会分泌一种粘稠的汁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然漆。用这种汁液覆盖漆树,不仅可以保护漆树免受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还可以让漆树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漆树的这一特性,开始收集天然漆制作各种漆器。在制作漆器的过程中,工匠将漆器涂抹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光滑坚韧的保护膜,不仅使漆器表面呈现独特的光泽和质感,还增加了其耐久性和保存性。
漆树的生长环境:
漆树是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忌风。它生长在海拔800-3000米的向阳潮湿的山坡森林中。最适宜漆树生长发育的条件是年平均气温65438±03.0℃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2.5-5.0℃,极端最低气温-65438±00.0℃,年降雨量700-65438±0200mm,相对湿度75%以上。
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砂壤土最适合漆树生长。漆树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抗低温和抗旱能力。漆树可在年平均气温8-12℃,年积温3300-5000℃,最低气温-20℃,年日照1500-2500小时的自然条件下生长。
年均降水量500 mm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是漆树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通常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50毫米时,漆树不能正常生长;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或7℃以下的地区,漆树很少。
漆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土壤pH值应为中性或弱酸性,在石灰性砂岩的棕壤和黄棕壤上均可生长。如果土壤粘稠,透气性差,容易积水,导致漆树霉烂根腐,甚至死亡。在酸性土壤中,漆树生长缓慢,而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中,漆树生长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