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奔驰对比亚迪刀锋电池感同身受?

谁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全球新能源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时候,不确定性永远是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风险。近日,有传言称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可能会放弃811电池,转而使用523电池,再次引发了业内对新能源电池路线的热议。最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辟谣,称多线并联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电池业务的核心理念。

无独有偶,几乎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811风波的同时,戴姆勒将采用比亚迪的刀片式电池的消息开始在业内流传。消息称,“客户1”的高层管理人员参观了福迪电池工厂的叶片电池生产流程,深入了解了福迪锂电池公司的规划蓝图、叶片电池针刺实验原理、Pack车间和组装工段的技术特点,而这位“客户1”就是戴姆勒。

其实就在上个月,奔驰刚刚宣布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确定其为电池领域头部供应商,以保证奔驰下一代EQ?产品的电池供应。根据计划,梅赛德斯-奔驰EQS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电池模块将于2021年推出。但很快,戴姆勒继续前进,将目光投向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一会儿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811和523,一会儿奔驰分别联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更有车企自建或扶持中小型电池企业。无论主机厂还是电池供应商,都在不同的对象和路线上做了多种选择,以应对未来不同的路线和可能发生的意外。

或许戴姆勒对比亚迪的刀锋电池感同身受,在外界看来并不奇怪,因为对于车企来说,总会有“B计划”甚至?c计划的选择。

更多选择

从当代Amperex科技公司针刺爆炸起火事件的热烈讨论,限于近几年的电动车自燃事故,新能源车企和电池企业都站在了风口浪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是未来的方向,但目前谁也看不透谁的路,哪种电池技术最终会胜出。

所以,面对未知的风险,车企必须在战略上分散风险。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这个占整车成本40%的核心零部件,几乎决定了未来产品和品牌的生死。可以说,目前很多汽车企业因为诸多无奈,不得不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毕竟作为国内最大的电池供应商,甚至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巨大的规模效应是降低电池成本的重要手段,成本将直接决定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对于每一个车企来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大家比较喜欢的财产。然而,电池的差异化和供应的可靠性带来的电池供应安全不得不成为每个品牌的重要问题。例如,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出现短期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它将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障碍。

在实际生产中,动力电池供应缺口事件以前没有发生过。比如今年2月,奥迪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的纯电动SUV车型e-tron暂时停产。奥迪官方发言人公开承认,e-tron暂时停产是因为动力电池不足。特斯拉CEO马斯克甚至多次在社交媒体推特上抱怨,如果松下不拖后腿,Model?3?量产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

毫无疑问,目前国内最好的汽车动力电池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其更高的单位能量密度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与能量密度密切正相关。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有限三元锂电池针刺风波绝对成为车企无法平复的隐忧。

因此,对于戴姆勒来说,要实现“愿景2039”(即到2039年,奔驰停止销售传统内燃机乘用车,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销量的50%),必须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做出努力,电池成为最重要的一环。

戴姆勒在电气化改造和碳中和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年3月,戴姆勒向泰国电池供应商TAAP投资1亿欧元,用于改造TAAP曼谷工厂现有的电池生产设施,建设新的电池工厂。7月,戴姆勒宣布奔驰与福能科技建立了意义深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9.045亿元入股福能科技,未来将持有福能科技约3%的股份。

算上这次没有得到官网明确确认的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选择,戴姆勒多线程在电池领域已经枝叶蔓延。业内人士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依赖,这种运作模式几乎已经成为业内的常识。

例如,大众汽车集团、瑞典的Northvolt、韩国的SKI、LG化学、三星SDI、松下和中国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是它的客户。同时,大众还出资约11亿欧元收购郭萱高科26.47%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此外,大众还向硅谷固态电池开发商Quantumscape追加投资2亿美元,帮助后者在2025年前建立固态电池量产生产线。

尽管丰田仍在向混合动力车型转型,但它已经与松下合作,增加锂电池的技术储备。今年推出了三款纯电动汽车C-HR。EV/ yuzawa e,雷克萨斯UX?300e是松下电池的结果。当然,丰田也在去年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建立了电池合作。

我们再来看看宝马。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宝马建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宝马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完全放心。在欧洲,宝马使用三星SDI电池供应商,今年7月,宝马宣布与瑞典公司Northvolt签署了20亿欧元的电池供应合同;同月,宝马开辟了中国第二家动力电池供应商——亿纬锂能。

有很多车企,不仅把希望寄托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身上,也在寻找电池资源和机会。这充分说明,随着电动化进程的加快,各大车企意识到必须尽快构建稳定、多元化的电池供应链,并未雨绸缪,提前为后期的电动车产品做准备。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能独善其身。

其实早在两年前,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萌芽的初期,《汽车公社》就刊登了一组名为《绑架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报道,大概意思是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人气如此之高,确实可以推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进步,但一家独大并不是市场规律,必然会让这顶辉煌的皇冠在一定时期内进入拐点下行阶段。

事情很快就发生了。今年前7个月,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超过了中国,这也让过去两年一直是动力电池霸主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落后于LG化学。没错,今年上半年,搭载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的国产电动车滞销,而搭载日韩电池的欧洲电动车在政府补贴下快速增长。同时,日韩电池企业重新进入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给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带来冲击,成为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失去冠军的重要原因。

或许这将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转折点。要知道,目前几乎所有一二线汽车品牌都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电池合作协议,但问题是,为什么一旦国内国际动力电池供应商被列入白名单,很多汽车企业就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没错,当所有车企都不得不选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忧心忡忡。如果(即使可能性极小)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出现意外的技术问题,范围会很广,就像高田的安全气囊问题影响全球上亿辆汽车的安全一样。

当然,如果比亚迪刀片电池最终能够顺利进入戴姆勒的供应体系,也充分说明,在安全性和性能的平衡上,刀片电池可能比三元锂电池更受戴姆勒欢迎,这一点从奔驰首款纯电动车EQC的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就可以看出。否则,奔驰电动车一旦出现电池故障或自燃,不仅是对奔驰品牌的打击,也是对电动车行业的打击。就像大家质疑三缸机的时候总是说:你看宝马这么NB,三缸机都做不好。

更何况从磷酸亚铁锂到刀片电池,比亚迪都有很多创新。在提高续航里程的基础上,其安全性也高于三元锂电池。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车比亚迪韩也是炙手可热。作为传统汽车集团,戴姆勒无疑更倾向于稳定性,不会抛弃安全性,过度追求续航里程。

同时,比亚迪和戴姆勒原本是合作关系,腾势X的出现可能引起了戴姆勒的注意。对比亚迪有利的是,一旦刀片电池成为戴姆勒的供应商,业界可能会以此为风向标,比亚迪独立并开放电池供应将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另一方面,之前比亚迪屈居第二,当代安培科技一骑绝尘,但对于行业和法律来说,当代安培科技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有竞争才有进步。当国外电池进入国内供应商体系,当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不再占优势时,它将能够激发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和突破能力,进而使其在竞争中发挥更为重要和强大的作用。否则一旦国外电池变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将受到威胁。

幸运的是,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之间的竞赛,以及未来的进展,这最终将成为中国在新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成就和胜利。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评论”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访问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