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配方
蜡烛的配方有哪些呢
蜡烛配方 一、原料及设备 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辅助原料是硬脂酸,微量原料有蜂蜡、香精、颜料、金属盐等。
二、制作方法 将石蜡、硬脂酸及微量化学物***置于铝锅中熔化,浇入预先涂有油质及已经配好烛芯的机模中,浇入前,先将蜡烛机水箱灌满冷水,并使其循环,促其冷凝。凝结后,剪断烛芯即可。
普通白蜡烛不需要配料,是采用55度左右石蜡制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黑烟,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亮度大蜡烛,夏天不变软、不弯曲蜡烛,驱蚊蜡烛,香味蜡烛,工艺蜡烛,彩色蜡烛,彩色火焰蜡烛等形形 *** 的蜡烛也应远而生。
1.无黑烟、亮度大蜡烛:蜡烛芯要选用洁白纯棉线编组而成。将洁白的纯棉线经漂白粉漂白,蜡烛点燃后即不冒黑烟,且亮度大。
如果棉线不经漂白,含有杂质,蜡烛点燃后黑烟甚多,且不明亮。 2.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蜡烛:漂白的蜡芯线经化学原料浸泡后,制成的蜡烛即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
下面介绍三种浸泡蜡芯线的化学原料配方,每种配方都可以单独使用。 配方一 硼酸0.04份 磷酸0.64份 硫酸铵0.64份 水100份 配方二 硼砂226.8克 硝酸钾(火硝226.8克 硫酸铵567克 水7千克 配方三 氯化铵(碱砂)4536克 水6千克 制作蜡烛前须将经化学原料浸泡的蜡芯线会烧焦。
也可以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但不能在日光下曝晒,以免化学混合物起物理化学反应,失去作用。 3.夏天不变软、不弯曲蜡烛:用石蜡制作成的蜡烛夏天易变软弯曲,点燃后蜡烛溶化快,按如下配方制成的蜡烛即不变软,不弯曲且耐燃烧。
这种蜡烛的蜡油配方(按重量计)为10份石蜡加2-3份硬脂酸。10份石蜡,2-3份硬脂酸。
应注意的是硬脂酸加入不能过多,否则蜡油熔化太慢,蜡光不亮。 4.香味蜡烛:将B-环糊精200克,水600毫升,熏衣花草20克(也可用香精代替)混合拌匀,然后混炼三个小时。
取出的包容物,在60℃的条件下(温度不能过高,否则香料将变质)经真空干燥机或喷雾干燥成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无条件可用其它方法干燥成粉末状)。将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
生产蜡烛时,将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投入溶解的蜡烛制造原料中拌匀,灌注机模内即可做成香味蜡烛。 粉末状化学包摄物的用量,一般为蜡烛原料的1-3% 用此法制成的蜡烛存放半年以上仍然正常放香,根据使用的不同香料散发出不同的香味。
由于个人和小型蜡烛制造厂无干燥设备,故可采用土法生产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效果虽差一些,但也有一定的放香作用。取B-环糊精100克,水300毫升,搅拌后加熏衣花草10克,放在锅内蒸发直至干燥成粉末状化学包摄物即可保存备用。
但用量一般要加大到5%左右。 彩色蜡烛原料配方 原理彩焰蜡烛指点燃后的火焰能够呈现红、黄、绿、蓝、紫、白等各种颜色的蜡烛。
利用各种金属盐(如氯化铜、氯化锂、氯化锑等)在焰色反应中发出不同的颜色,把金属盐分别粘附在烛芯上或溶入蜡烛中。在点燃这些蜡烛时,就能产生各种色彩鲜艳的火焰。
彩焰蜡烛最简单的制作方法是:把能发色的金属盐和蜡熔融成一体,再倒入配有烛芯的模具中,待冷却后就能使用。这种彩焰蜡烛制作简单,但是发色效果不很理想。
它火焰小,而且四周略带有黄色。这种黄色火焰是石蜡和烛芯燃烧时的本色。
为了消除这黄色火焰的干扰,可以用氨基甲酸乙酯或乙二酸酯或柠檬酸三甲酯等替代石蜡作主燃剂,灯芯上添些氧化促进剂。这样处理后能使彩焰蜡烛发色鲜艳,火焰大而无杂色干扰。
但是氨基甲酸乙酯等物质的粘结性极差,没有蜡烛那样的硬度和强度,且极易变形,为此可添加些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醇,提高蜡烛的成形性和保形性。为了提高彩焰发色的质量,一般把烛芯分为燃烧芯和发色芯,两种芯分开制作,然后捻合在一起作为烛芯。
燃烧芯跟普通烛芯的材料和功能相同。为了除去燃烧时产生的黄色焰,要添加一些氧化促进剂(如白金、钯、钒等元素的化合物或草木灰的浸泡液等)。
发色芯是由普通的烛芯材料加上发色剂和氧化促进剂制成。钴、铜、钾、钠、锂、锑、钙、钡、锶等金属的氯化物、氧化物、硝酸盐、硬脂酸盐等都能用作发色剂。
为了固定住发色剂,发色芯外层要涂一层树脂液。所选树脂液要求对焰芯发色没有干扰,且能完全燃烧。
一般选用水溶性树脂液,如聚乙烯醇类等,也可用有机溶剂溶解的溶剂型树脂液,如硝酸纤维素、聚乙烯或它们的***聚物等。用量宜少不宜多。
操作 (1)紫红色彩焰烛的制备①配制主燃剂按质量比称取X份氨基甲酸乙酯、5份硬脂酸、X份醋酸乙烯-顺丁烯二酸酐(1:1)***聚物。把这些原料混合后放在烧杯里待用。
②制备发色芯称取12g氯化锂溶于X7mL水中,再加入0.1g聚乙烯醇,加热到80~85℃,使它溶解。 另称取0.1g氯铂酸溶于200mL水中(如没有铂盐,也可选代用品,详见本文说明),再加入5g细粉状氧化铝,搅拌均匀后再加入0.2g肼和0.1g烧碱,最后加入2000mL水稀释,搅拌均匀后静置一昼夜,把沉淀的细粉状氧化铝分离出来,得到白金触媒粉。
把0.1g这种触媒粉撒入上述配得的氯化锂溶液中,就得到发色剂-氧化促进剂液。 另按质量比称取7份醋酸乙烯和乙烯。
化学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
(1)由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了蜡烛的密度比水小;(2)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 故选C.(4)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玻璃导管中没有明显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现象,则小畅的猜想正确;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到导管里时冷却,又可凝成石蜡,故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小芳的猜想正确;如果上述两种现象都有,即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则证明婷婷的猜想正确.答案:(1)蜡烛的密度比水小(2)a,外焰;(3)C(4)导管中没有明显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现象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因此质软,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小.(2)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一般指蜡烛的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硬度等,ABDEH符合题意;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放热、火焰、生成物等,CFGIJ是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符合题意;(3)由于焰心燃烧的最为充分因此此处的温度最高,所以火柴梗的a处先变黑.故答案为:a;外焰.(4)石蜡燃烧火焰分三层,最外层最亮,有白光产生,冒黑烟;(5)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 故选C.答案:(1)小(2)ABDEH CFGIJ(3)a;外焰(4)火焰分三层,最外层最亮,有白光产生(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