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的专利
2065438+2004年9月,苹果发布iPad Air 2时,首次将eSIM卡(又称“Apple SIM”)的概念带到了实际产品中。
eSIM卡实际上将传统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中,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拆卸组件添加到设备中。此外,与物理SIM卡相比,eSIM卡可以减少高达90%的空间,因为它在制造过程中已经嵌入到设备中,用户可以远程激活连接。这种做法将允许用户更灵活地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不解锁设备或购买新设备的情况下随时更换运营商。
然而,eSIM卡也给运营商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SIM卡原有的采购体系和供应模式将发生变化。其次,SIM卡全号资源的管理也会有一些相应的变化。第三,附加在SIM卡上的基本增值服务将会丢失。第四,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它可能会部署许多远程配置管理系统,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运维服务的成本。
很明显,eSIM卡会给终端厂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多的可能性,但会削弱运营商对用户的控制力,所以eSIM一直没有普及。
三年过去了,苹果的Apple SIM卡遭遇了很多挫折,只有少数运营商支持,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都没听说过。中国用户接触最多的是类似魅族的SoftSIM服务,只能在海外买流量。
然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在智能手机终端遭遇挫折的eSIM卡正在迎来春天。
eSIM卡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其实eSIM服务的提出和车联网有关。G&D(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客户解决方案销售总监王英洲告诉(微信官方账号:),eSIM业务最早是在车联网领域开发并大规模商用的,其技术也在车联网领域进行了测试,但为什么是车联网呢?
首先,车联网的通信需求其实是安全需求,嵌入式的卡更安全。当汽车发生事故,车主无法操作时,汽车主要与后台进行通信,所以eSIM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很明显,传统的插卡在发生碰撞后已经无法保证这项业务的正常使用,所以一个嵌入式的卡(这种与车机集成在一起的卡)就很重要了。
其次,车辆跨境进出口需要码号管理的服务。从车厂的角度来说,一辆车的成本很高,像补丁eSIM,它的成本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汽车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时候,如果假设是死码号的SIM卡,那么他需要提前和各个国家的运营商谈好,生产出一个死码号的卡,生产出来之后再运到生产基地出口到世界各地,所以这一块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从车厂的角度来说,他有必要降低物料管理和工艺的复杂性。而且如果这个卡写的是死号,那么出口后一定时间内卖不出去,另一个市场就需要同样的车型,就要把那些车打开,把里面的卡卸下来,重新压本地卡。整个过程的成本很高,可能要几百欧元。
这些因素导致许多汽车经销商首先使用eSIM的M2M服务,也就是说,他们使用贴片卡并进行码号管理服务。
eSIM卡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通信和联网也正在成为这些智能硬件的标准功能。显然,相比汽车和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内部空间要珍贵得多,尤其是在电池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所以eSIM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据了解,去年3月,GSMA公布了期待已久的嵌入式SIM卡远程配置(eSIM)规范。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代表了可重编程eSIM标准的第一个GSMA标准化版本,可用于消费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健身设备和平板电脑。
目前三星的Gear S2,S3,华为的HUAWEI Watch 2都有eSIM卡版本,但是目前国内运营商都不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用户一直。
eSIM卡在物联网领域的前景
虽然手机用户希望体验eSIM在可预见的未来,但国内运营商也在积极利用eSIM卡部署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因为对于运营商来说,物联网对成本敏感,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传统的SIM很难满足物联网设备的要求,而eSIM卡就方便多了。
在生产过程中,IOT设备中直接嵌入一张白色卡片,上面包含不同操作人员的身份。通过单一管理平台,以安全的长距离空中传输(OTA)方式完成运营商的安全认证。用户无需插SIM卡,直接选择设备所在的运营商网络,使用本地资费,降低国际漫游费用。
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移动以6.5438+00亿用户为样本,每个eSIM可以节省4元左右的成本,这无疑将加速物联网的发展。
但对于eSIM物联网来说,除了eSIM卡,SM平台(订阅管理器)才是运营的重点,成为管理eSIM和更换运营商的关键。据悉,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完成物联网eSIM卡平台建设。
对于物联网专网,由于eSIM卡可以远程编程管理,运营商可以为自己的物联网专网建立专网写卡平台,为物联网中所有的eSIM卡空中写卡,甚至跨运营商,提供面向企业的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面向物联网市场,eSIM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包括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家居、远程智能抄表、无线移动POS机、定位跟踪等等。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6543.8+0.25亿个eSIM连接,总价值约为6543.8+0.74亿美元。
目前国内外很多公司都布局了eSIM卡。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届eSIM技术与创新峰会”上,我有幸采访了国内的创业公司郭彤和国外的捷德。
据王英洲介绍,世界上第一张SIM卡是G&D制造的,G&D也为eSIM提供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平台。未来会一直看好eSIM卡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当然,除了大公司,创业公司也进入了这个市场,位于上海的郭彤科技看到了eSIM卡未来的机会。在刚刚结束的MWC2017上,中国电信联合郭彤、龙尚科技展出了一款窄带物联网模块,该模块采用了郭彤科技的SIM2free技术。此外,郭彤宣布,它还与中国联通和恩智浦合作,建立一套eSIM解决方案。
目前,郭彤的主要产品包括ezM2M设备管理平台、SIM2free虚拟SIM技术和ezUICC连接管理平台,主要连接终端厂商和运营商,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
在科技CEO史看来,虽然目前eSIM卡的市场还不够大,运营商对eSIM卡在手机中的应用还存在抵触情绪,但他们正在等待机会。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ARM以11.7万收购物联网安全公司Simulity Labs。Simulity Labs致力于SIM/eSIM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嵌入式系统和服务,使IOT设备能够安全地接入网络。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收购ARM后表示,20年后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1万亿台。这些设备都需要通信互联,目前基于运营商蜂窝网络的物联网连接只占5%到8%。
未来,各种优势的eSIM卡显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