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升级为互联网创新发展带来机遇。

10 6月16月12日,以“创新赋能,筑牢未来基础”为主题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旨在落实《关于加快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通知》的部署要求,促进IPv6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安全的协调发展,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

网宿科技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主办了“互联网应用设施与服务分论坛”。会上,来自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和嘉宾共同探讨了IPv6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机遇,以及相关应用的探索和实践。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育林在致辞中表示,大力发展IPv6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2017年《推进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了推进IPv6规模部署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刘玉林对IPv6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夯实基础,加强服务能力;二是完善生态,深化应用转型,推动TOP100商业网站和应用全业务、全功能优先接入IPv6第三,自力更生,加快技术创新,不断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刘玉林表示,未来三年是中国IPv6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机遇期,并呼吁业界不断推动中国IPv6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网信办信息发展局副局长温瑞松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互联网平台企业、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商等企业齐心协力,加大了引流量。IPv6的活跃用户数量持续上升,IPv6的流量大幅增加。同时,他指出,我国IPv6的规模部署和应用仍处于攻坚克难、跨越拐点的阶段,应用基础设施IPv6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各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解决。

对于IPv6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温瑞松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优化应用服务性能,加快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二是深化商业应用,增加互联网应用体量;三是拓展行业整合应用,不断提高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加强试点示范和标准建设,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五是加强技术监测,促进行业经验交流共享。

在讲座和圆桌讨论中,相关企业介绍了IPv6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并交流了经验。

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网络部副主任詹表示,中国建设银行94套互联网应用系统已全部完成IPV6改造,取得良好效果。比如移动端,目前IPv6流量占比超过50%。

网盛科技副总裁吕世标介绍,网盛一直是国内IPv6实践领域的先行者,95%的CDN节点已经完成改造。到今年年底,所有CDN节点将全面支持IPv6,IPv6业务容量覆盖率将达到100%。在应用设施方面,平台软硬件设施的57个组成部分全部实现了IPv6升级,Web服务、视频服务、下载服务、网络安全等产品线全部支持IPv6。目前,Nethost已获得20多项IPv6相关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使用Nethost IPv6产品的客户超过200家,覆盖政府、金融、广电传媒、教育、汽车等多个行业。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专家、IPV6首席架构师秦超介绍了阿里IPV6转型运营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他表示,过去几年,阿里巴巴IPV6升级的过程,也是集团应用服务器全面上云的过程。在云上,上层的应用和下层的基础设施相互协作、相互打磨,日益形成了* * *和* *的关系。

腾讯公共事务部副总监杜大海介绍了腾讯IPv6改进的进展。他表示,腾讯在IPv6改造上投入了大量人力。2018年,公司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联合公司六大事业群及部分相关子公司进行转型。因为腾讯的业务非常广泛,主要涉及三大方向,一是CDN,二是腾讯云,三是11 apps。

Qunar.com科技副总裁孙斌围绕“IPv6助推旅游产业”分享了Qunar.com在IPv6领域的探索与建设。他表示,目前Qunar.com的APP端、小程序端、电脑端都已经支持IPv6服务。从流量来看,IPv6流量已经超过700M,业务峰值时间达到1G以上,对于纯事务型网站来说非常困难。

百度网盘高级R&D工程师张红超以百度网盘IPv6的部署、下载、改造为例,分享了技术。他认为IPv6将是民族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巨大机遇。IPv6可以提供无限的网络地址,安全性优于IPv4。

信尔泰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创始人李湛在会上分享了IPv6性能测试系统的建设和测试进展。他表示,随着IPv6的大规模部署,应用的测试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网络安全也非常复杂,需要包括对各种攻击、病毒和漏洞的扫描。这意味着,为了国家网络安全,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测试平台,从底层保证安全。

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总工程师李震发表了主题为“提升IPv6网络性能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他建议全行业都要重视IPv6性能的质量。虽然IPv6过渡前期是政策驱动,但中后期肯定是市场驱动,所以要让IPv6网络在效率、性价比、稳定性等方面优于IPV4。

(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