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建筑学院简介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五大类,开设56个高职专业和专业方向。目前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精品教材7部。目前全日制学生12100人,成人学生4800余人,与国外联合办学规模达到300人。自27年前成立以来,该学院已向该国输送了3万名合格的毕业生。
学院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基地(中心)5个,实验室39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52个,职业技能鉴定站(点)4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1.56万元,图书馆藏书46.7万册,运动场6.44万平方米,体育馆1.1.400平方米。校园巧妙地借用了自然地貌,顺应山势,呈现出“现代化、学院气息、园林风格”的特色
学院设有九个系、三个系、两个所14个教学单位,设有建筑节能技术研究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等研究机构,5家校办企业提供对外商务服务。学院是江苏省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江苏省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和国家煤炭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单位。
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能够提供一流的教育教学服务。学院在职教职工650人,其中专任教师483人,教授20人,客座教授19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147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2.2%,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4%。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青年教师的35%。教师队伍中,省级“蓝色工程”培养对象7人,省级“333”人才培养对象2人,1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省级“蓝色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我院本科19,专科1);一支“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2名,江苏省名师2名,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名。“十五”期间,学院教职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5项,市级项目18项,学院项目135项。两项科研成果获2003年、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以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555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SCI、EI检索文章9篇,国家专利8项,教材(专著)68部,“十一五”教材10部。20多名教师担任过各种省部级学会的理事、副理事。《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江苏省一级期刊,也是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学院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注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连续三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2003年被表彰为全省县级以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集体。2004年被表彰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表彰为“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原校长肖同志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100所优秀院校之一,并于2007年荣获江苏省“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还获得全国能源系统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国家部门首批“400”优秀造林单位、徐州市首批“绿色高校”等荣誉称号120多项。
在今年召开的第五届教代会、第六届职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教代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学院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努力建设以工业为主、建筑为主的学院,以工、管、文、经、法为一体,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规模大、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科技服务显著。为实现这一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十一五前两年,西校区建设基本完成,学院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内涵不断丰富,进入江苏省10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列。“十一五”中期,力争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十一五”后期,学院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知名度,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