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华为海思麒麟970处理器
关于麒麟970的文章很多。本文以这篇《沸腾的中国人,654.38+0.3亿人好样的,恭喜华为,一代神机的诞生》为例。
在对比指标之前,作者强调,本文内容与民族自豪感无关,所以海军发动攻击要专业。
毫无疑问,华为Mate和P系列手机在工业设计、品质和创新上都是行业领先的。但是在处理器上的提升是其他方面没法比的。虽然速度提升缓慢,但麒麟处理器是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产品,这一点值得肯定。我看的大部分文章主要介绍了工艺技术,AI,NPU,准5G,Cat18,dual ISP,HDR10,DDR4X,UFS2.1,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还原一些真相。当然,这些文章也提到了骁龙的胆怯,三星的黯然,联发科的淘汰。这个到最后再说吧。
工艺技术:理论比较过于轻率
这些文章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数据。骁龙835的晶体管数是365,438+0亿,苹果A10是33亿,麒麟970是55亿,所以麒麟970更好更先进。在10nm的工艺下,只有100平方毫米,差不多一个指甲盖大小。
三星已经开始推广第二代10nm LPP工艺。
首先,华为、高通、苹果不具备直接制造10nm芯片的能力。目前主流芯片代工厂中三星、台积电都有成熟的10nm生产线,而GF、intel则直接瞄准7nm工艺进行研发。骁龙835是全球首款采用10nm工艺的移动芯片,其次是苹果A10X和联发科X30。所以10nm的应用对于麒麟970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大呼小叫的事情。当然,我们可以希望麒麟推出7nm芯片。
那么,根据摩尔定律,芯片上的晶体管越多,性能就越强大,这是真的。但有一个关键前提,这种比较在同一个架构下是有意义的。虽然骁龙835和麒麟970采用ARM的大。小多核架构,不同的是骁龙835在高通购买相关架构内容后,再次开发了Kyro 280微架构,而麒麟970是纯公版。从已知的性能数据来看,高通Kyro 280在性能和功耗上要比ARM A72+A53好很多,所以理论上骁龙835的实际性能要好于麒麟97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完整的SOC不仅有CPU,还有GPU、ISP等各种外围硬件。既然是公用CPU,增加的晶体管数量自然来自其他外围硬件。
把芯片做得和CD一样大很容易,但做得比指甲还小就很难了。很难在保证性能和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晶体管的数量,从而缩小芯片的尺寸。
AI,NPU:真的是世界上第一个AI芯片吗?
麒麟970处理器内置了一个叫NPU的外设硬件。我看的文章都注明“麒麟970是全球首款内置神经网络单元(NPU)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麒麟970在特定任务下可以比类似大小的CPU快25倍,同时降低50倍的功耗效率。”甚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估计全世界都没想到,中国公司华为第一个拿出了人工智能处理器的手机芯片。”
看到这里,作者也是激动得不能自拔,尤其是最后一句。自欺欺人之后,再来分析一下麒麟NPU是什么。说实话,在有更详细的信息之前,我不能说这个NPU是什么。但从已知的功能来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低功耗高效率、拍照速度快于CPU,这些已经在16年5月推出的骁龙820处理器上实现,并在后续的821、835甚至600系列处理器上不断演进。
NPU的概念早在骁龙820就实现了。
当高通骁龙820发布时,它推出了一种叫做高通骁龙神经处理引擎的东西。它运行在骁龙的Zeroth平台上,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移动机器学习。两个支持应用场景是骁龙场景检测和骁龙云安全智能防护。当然这个外设硬件的名字也叫NPU。
我们的手机系统来自谷歌的Android。其实现在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功能,大部分都是源自Goolge TensorFlow(会下围棋的AlphaGo就是它的产品)。在骁龙的平台上,TensorFlow可以直接运行在Hexagon DSP上(骁龙835搭载的是Hexagon 682 DSP)。Hexagon 682 DSP是一个低功耗的低功耗孤岛。无独有偶,17开头,高通说Hexagon 682 DSP在机器学习上的效率比CPU快25倍(麒麟970也快25倍)。
骁龙835强还是麒麟970强?考虑到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应用环境还需要引入GPU进行计算,目前也没有Adreno 540和Mali-G72的对比数据,现在说什么都是瞎猜。
准5G,Cat18,UFS2.1:只要你开心,你就是自由的。
“麒麟970拥有全球首款准5G网络基带,最高支持LTE Cat.18。移动网络的传输速度至少是高通芯片的两倍。”原文中的这句话让作者差点从轮椅上摔下来,甚至不用拐杖也能站起来。准5G是什么鬼?支持5G就是支持,不支持就是不支持。按照这个逻辑,作者可以是热巴的准老公,特朗普的准结拜兄弟吗?
虽然华为CEO余承东经常说,运营商支持Cat没用,消费者白花钱。不过海思在跟进LTE Cat18调制解调器方面还是很厉害的。在这里,我想先给海思的工程师们点个赞。你辛苦了。不过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是自学了数学,还是不会用计算器。骁龙835的基带支持LTE X16,是全球首个支持下行1.0Gbps速率的方案。海思970最高下行达到了1.2Gbps,至少是我真的不懂的两倍。可能是微信红包翻倍了吧,激动是不对的。笔者用计算器算了一下,从1.0Gbps增加到1.2Gbps,增加了20%。
高通第二代调试解调器X20于2007年2月22日发布。
先说这个Cat18是不是真的领先。早在2017年2月22日,高通就宣布推出骁龙X20调制解调器,峰值下载速度1.2Gbps,简单来说就是下载达到Cat18,上传达到Cat13。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只需要3~5个20MHz的载波聚合和4×4的MIMO天线,就可以实现12流的峰值下载速度达到1.2Gbps,而且,骁龙X20还支持256-QAM调制,使得单个数据流的上传峰值可以达到100Mbps。根据作者的猜测,骁龙945处理器将配备X20调试解调器。按照历史节奏,骁龙945应该在未来两个月内发射。
另外,2065438年8月1日,三星宣布推出支持6载波聚合的调试解调器,将搭载在Exynos 10处理器中。该基带最高可支持LTE Cat.18,峰值下载速率可达1.2Gbps。
客观来说,麒麟970并不是全球首款支持Cat18的处理器。与骁龙X20相比,没有人将其部署在零售产品上,但X20的发布时间要早7个月。这个世界第一怎么站起来?
相比准5G,高通在今年2月发布了骁龙X50调试解调器,并宣布将在2018韩国冬奥会商用。这个真5G调试解调器有多快?可以提供5Gbps的下载速度,比Cat18的1.2Gbps提升了4.167倍。
至于UFS2.1,我想说的是,麒麟970是支持的,但是你今天中彩票了吗?
写在最后:麒麟970的成长被世人所见,但不要有起飞的感觉。
随着华为手机在全球出货量的不断提升,麒麟处理器的市场份额也快速增长。与展讯、连欣、松果等国产处理器相比,海思改善了世界。但这种推广真的像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让骁龙胆怯,让三星黯然吗?
更别说做芯片起家的高通了,拿和华为差不多,也是终端品牌的三星做个参考。猎户座处理器的CPU和GPU和海思一样,都来自ARM的公开设计,基带上的技术和专利旗鼓相当。那么剩下的差距在哪里呢?是NPU处理器吗?另一方面,中国有一家名为海思的半导体公司,其产品可以与三星和高通竞争。虽然目前略逊一筹,但是根据960和970两代之间的提升,我相信或许我们在中国的处理器可以在海思980上与业界最好的国际产品一较高下。
而这一天的到来,绝不是天天喊着国际巨头怕了就来真的。我得喊几个口号。我想喊一声“希望国产手机都用麒麟处理器,让5亿多手机用上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