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黑科技徐俊峰:前置HUD将成为车企竞争的另一个战场。

我们经常可以在科幻电影中看到,司机可以通过挡风玻璃查看路况,读取信息。事实上,这种HUD技术的使用不仅保证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还增强了汽车的趣味性和科技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HUD正在成为智能和科技感的体现,受到各大车企的重视,成为车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Futurus的AR HUD)

事实上,HUD从最初配置在宝马高端车上开始应用到汽车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国内也有不少车企开始进入相关领域。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业界对HUD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方向。HUD不再是高端机型的标志,越来越多的低端机型开始使用HUD技术。GVR报告预测,到2025年,平视显示器(HUD)市场将达到6543.8+035亿美元。此外,预计亚太地区HUD市场收入将超过北美地区。

据了解,汽车HUD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大陆集团、电装、伟世通、博世等行业巨头。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家。近日,亿欧汽车采访了已完成Pre-B轮融资的未来黑科技创始人徐俊峰。

谈及进入HUD市场的原因,徐俊峰告诉亿欧汽车,他个人很喜欢研究光学技术,最后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发现了光学在汽车上的用途。

回忆起创业时的场景,徐俊峰说他当时想做双目ar项目。当时他既没有产品Demo,也没有团队。通过朋友介绍,徐俊峰认识了群创天使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梨竹。谈了一次后,梨竹决定投他一票。但这对于双目ar项目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所以,徐俊峰决定改变方向。

在和弟弟的一次聊天中,徐俊峰受到了启发——“既然你错过了移动互联网,那你可以赶一辆公交车去连接互联网,如果能做一个全窗口HUD就太好了”。后来很多人找到徐俊峰,希望他能研发前置HUD,于是徐俊峰主动找主机厂研究院院长谈,发现车厂确实对HUD有一定需求。相比之下,他也看了一些行业报告,发现行业研究报告对于HUD的研究也很简单,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徐俊峰本人认为汽车智能的联网可能是HUD需求增加的根本原因,因为开车时看智能中控(或智能手机)是非常危险的。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不经意间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有一天,我从四环去中关村,借了朋友的奥迪车。路上堵车了。我想打开手机重新规划路线,但前方车辆突然急刹车,两车差点相撞。我很震惊。这件事让我更加确定HUD可以做到这一点。”徐俊峰告诉亿欧汽车,他为什么开始做HUD。

亿欧汽车介绍,HUD根据产品属性主要分为前装和后装两大类。预装产品在汽车出厂前就已投放,需要与车厂达成合作;后装产品一般体积较小,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安装。

采访中,徐俊峰介绍,HUD根据显示屏幕的不同可以分为C-HUD(CombinerHUD组合式)和W-HUD(WindshieldHUD风挡HUD):C-HUD显示屏幕是放置在仪器上方的透明树脂镜片,一般根据成像条件镀膜,成像光路不穿过风挡玻璃,所以设计相对容易。C-HUD是一个标准组件。W-HUD直接利用汽车的挡风玻璃作为显示设备,显示效果融为一体。但由于挡风玻璃一般是曲面玻璃,W-HUD需要根据挡风玻璃的大小和曲率来适配高精度的自由曲面镜,设计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容易造成失真、头晕、画面不稳定。

徐俊峰用镜像原理向亿欧汽车解释了W-HUD开发的难点。由于汽车挡风玻璃表面是自由曲面,图像会发生变形。另外,由于人眼的运动,显示图像会发生旋转、变形、抖动,最直观的就是会导致驾驶员头晕。这就需要HUD通过自己的自由曲面来补偿风挡进度,以尽可能抵消上述问题。然而,也有一些困难。自由曲面镜需要强大的光学仿真和数学优化能力才能独立设计制造。值得注意的是,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保证能看清整个显示图像,但每个人的身高不一样,在驾驶过程中头部会偏移。如何保证用户即使轻微移动头部也能看到面前的整个投影屏幕,变得尤为重要。

同时,在R&D过程中,企业还要考虑到车企对安装量的要求,屏幕越大难度越大。这就要求既要保持一定的功率和能耗的矛盾,又要通过合理的用光来解决成像问题,同时还要保证长时间工作后的及时散热,即以更低的功耗达到同样的亮度要求,这对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R&D更加困难,导致W-HUD的R&D成本。徐俊峰透露,未来黑科技预装产品的功率可以降到1~2W,低于行业一般水平。

一般来说,前置HUD的难点在于产品需要从车辆研发阶段就开始定制,技术壁垒和投入成本较高。所以很多初创的HUD公司不得不走上切入后市场的道路。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未来的黑科技当然不能免俗。

采访中,徐俊峰坦言,虽然C-HUD可以很快实现量产,但目前还不是市场刚需,消费者对HUD的接受程度有限。但相比较而言,前装市场面临的挑战更加艰难,具有研发时间长的特点,需要跟随主机厂的节奏,跟上整车研发的步伐。2-3年才能上市,出货效率低,难以实现规模化扩张。所以相比前装,未来黑科技不得不选择切入后装市场,先解决公司的“生存”问题,快速给公司带来现金流。据了解,目前,未来黑科技后市场产品“百路达”已经量产,消费者可以在天猫商城和机场店买到。

(百路达HUD售后产品)

据徐俊峰介绍,百路达HUD采用了空间复合参数成像专利技术和视网膜显示技术,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感到眩晕,其亮度设计可以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此外,它还配备了语音交互系统,可以识别主人的语音指令。

但未来黑科技并没有放弃预装HUD市场。“前置HUD需求旺盛,很多车企加码。今年或明年,我们可以看到即将推出的自主品牌车型也将配备大量HUD功能。”徐俊峰说。

在同车厂合作的层面,我们不仅和宝马合作开发了新的HUD技术,还和很多车企合作。徐俊峰表示,与宝马合作的概念产品将于今年公布。同时他也表示,目前来看,未来车厂不缺合作伙伴,正在积极推进一些合作。

在谈到对未来的愿景时,徐俊峰说:“我们公司非常复杂,我有很多想法。未来我们的战略重点将是做to B业务,与车厂合作。”但在他心里,还是有一个关于科技创新的梦想。未来,他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把未来黑科技打造成贝尔实验室、戴森这样有趣的黑科技公司。届时,未来黑科技涉及的业务将不再只是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