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制裁国际贸易?
1.重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研发体系,尽快形成自主、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和跨越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
2.认真开展出口前知识产权调查。不尊重别人的权利,就会被权利人指控侵权,成本没有计入知识产权成本的低价产品也容易受到反倾销指控。企业在出口产品之前,首先要进行相关的知识产权调查。如果发现可能侵犯国外公司的知识产权,应及时修改产品,避免成为知识产权侵权的被告。如果存在专利侵权的可能,可以通过替换非专利方法来避免侵权,也可以从专利所有人处获得许可或者与进口商达成协议,由进口商承担侵权责任。
3.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高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的能力。由于国际贸易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纠纷或诉讼往往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企业有必要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部门,由专人负责知识产权工作。企业应根据不应诉所产生的成本、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分析应诉的利弊。
4.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壁垒的局限性。由于知识产权壁垒具有时间、技术和地域的局限性和动态性,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本地化的创新设计和组合,将彼此的核心专利改进为更适合当地市场的新创新。如果新的专利技术使得现有的专利技术不得不采用一些改进的新的创新来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那么双方就会有相互的需求,于是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个知识产权的交叉许可,这个领域的知识产权壁垒就被跨越了。
5.
采取措施降低企业应诉“337调查”的成本。在专利“337调查”案件中,每个应诉企业的律师代理费约为654.38+0.2万至654.38+0.5万美元,即使在商标“337调查”案件中,律师代理费一般为500至654.38+0万美元。这些高昂的费用让企业望而却步,因此政府可以提供适当的法律援助来减轻应诉的负担。另外,
政府应该经常与美国政府沟通,表达我们对ITC滥用“337调查”的不满。在沟通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向WTO争端调解机构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