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山协会的发展历程

登山运动的历史成就辉煌

1955年,现代登山运动来到中国。由、石秀、、杨等多名中国队员和苏联登山队员组成的帕米尔高原登山队,成功攀登了海拔6673米的团结峰和海拔6780米的十月峰。中国登山运动员首次攀登高海拔山峰,奏响了中国现代登山运动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现代登山运动的诞生。

65438年至095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举办登山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中国早期的登山者,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登山队。当年4月25日,队长石占春带领32人攀登了海拔3767米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开启了中国现代登山运动。

1957年5月至6月,由29名登山队员组成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正式攀登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13年6月,6名队员成功登顶。这是中国首次独立组队登上海拔7500米以上的山顶。这一成功不仅创造了中国现代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也超越了当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最佳登山成绩。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现代登山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1958年6月,中国登山协会正式成立。

1959年7月,中国混编慕士塔格阿塔登山队,创下了最多登山者(33人)攀登海拔7500米以上高峰的世界纪录,其中8名女性打破了当时的女子攀登世界纪录。

5月25日,1960,中国登山队王福洲、曲、贡布三名队员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诞生仅5年的中国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揭开了中国现代登山的光辉一页。从此,中国登山队进入了世界顶尖队伍的行列。

1964年5月2日,有10名登山者成功攀登了地球上最后一座圣母峰——8000多米的希夏邦马峰,再次展示了我国现代登山运动的发展水平和实力。

5月25日,1975,中国登山队8名男女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潘多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女性。登山队员们还在珠穆朗玛峰峰顶竖起了测量杆,为精确测量当时世界公认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38+03米)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从1980起,中国开放珠穆朗玛峰等八座山峰,接待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自费登山旅游。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登山,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登山界的各种交流,加强了与各国人民和运动员的了解和友谊,与世界各国登山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关系,引进了先进的登山技术和设备,对推动和发展中国现代登山运动具有积极意义。

1988年5月5日,从珠穆朗玛峰南坡攀登的中尼两国运动员与从北坡攀登的日本运动员在世界之巅紧紧牵手,实现了人类在珠峰峰顶联手的伟大创举。这次登山活动诞生了多项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新纪录:首次由北向南双向穿越珠穆朗玛峰;运动员第一次在珠峰南北两侧联手;首次对峰会进行电视直播;首次在珠穆朗玛峰上空航拍登山场景;单日登顶人数为12;中国运动员次仁多吉在巅峰停留了90分钟;中国运动员达次仁成为第一个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人。

继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成功翻越珠穆朗玛峰后,中国登山协会的李志新、王永峰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于1999年5月22日登顶大洋洲最高峰彭查克查亚峰,从而完成了“挑战七大洲最高峰”的漫长过程。

2008年5月8日上午9: 17,中国登山队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干扰,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首次实现了奥运火炬传递,使鲜艳的五星红旗、国际奥委会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旗飘扬在世界之巅。北京奥运火炬成功传递至珠穆朗玛峰,开启了中国现代登山运动的新篇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对登山运动员“无畏顽强、团结互助、勇攀高峰”的精神给予了积极肯定。

群众性登山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90年代,民间登山运动开始兴起,登山不再是专业登山运动员的专利。群众性登山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登山运动逐渐衍生出一些新的项目,如攀岩、山地户外运动、滑雪、登山等。

中国登山协会联合各省区市登山协会,顺应社会需求,因势利导,依托各级体育部门,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开拓创新,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登山户外运动热。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组织开展了各种大型群众性户外登山活动,如新年攀登、群众登山健身大会、露营大会等品牌活动,推动了群众登山健身的发展,积极服务于群众健身。

新兴项目正在走向成熟。

65438-0987,中国登山协会派教练出国学习。回国后,他在北京怀柔大水峪景区的天然岩壁上举办了首届全国攀岩大赛,这标志着攀岩运动正式传入中国。

1990首届人工攀登比赛在北京怀柔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举行。1993首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吉林长春举行;65438-0993年,中国首次在吉林长春举办亚洲攀岩锦标赛。1995攀岩被原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65438-0997年在北京举办的“郎酒杯”全国攀岩邀请赛,通过成功的商业运作,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自此,我国攀岩赛事组织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日趋成熟。

2009年7月,第十届世界攀岩锦标赛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的竞赛组织和管理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00年,中国登山协会成立了户外运动部。2000年8月22日至24日,我在吉林首次设计、组织并承办了“长白参赛杯全国大学生越野登山挑战赛”,开创了我国独立举办山地户外运动比赛的先河。

2002年,首次举办全国户外运动俱乐部大会。随着大量职业俱乐部的出现,山地户外运动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形成了以露营、户外生存、山地穿越、户外拓展为主要内容的山地户外运动。

2005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山区户外运动列为正式运动项目,标志着山区户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随着多年的积累,五龙山户外挑战赛和百色乐业县山户外挑战赛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满足社会对登山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中国登山协会从1999开始培训,并于2005年成立培训部,负责登山及相关运动(山地探险、山地户外运动、攀岩拓展)的等级培训认证和技术培训。

自1999开始培训以来,* *已在311(截至2012,12)举办了各类培训班,共有6938人参加,有* * * 4204人取得了中国登山协会颁发的“登山及相关运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到目前为止,我们培训的学员已经遍布全国22个省、直辖市,其中有港澳台同胞,也有不少来自国外。

攀岩教练培训是第一个资格培训。自2001创办以来,* * *已举办各级培训班52期,培训初、中级攀岩教练1125人,为我国攀岩运动的普及培养了基础人才。2003年5月1日,《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攀岩作为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高危项目,将走向职业技能鉴定之路,实现向职业培训的正式过渡。

2003年首次举办初级户外教练培训班以来,课程逐步完善,为我国培养了2000多名户外领导者。这股力量的逐渐壮大,对规范我国户外俱乐部的活动,控制安全,正确引导户外运动向“安全、科学、环保”的方向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1999到现在,每年冬天我们协会都会在北京山区和四川双桥沟举办攀冰技术培训班,这也是协会第一个系统开展培训的课程。为学生们逐步走进雪山、攀登高山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2003年6月5日至10月,在四川天海子山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初级山地向导培训班,山地训练走向规范化。截至目前,高山集训共培训学员287名,绝大多数学员活跃在中国高山探险的最前沿,许多学员成为高山向导和领队,为中国高山探险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2006年,举办了为期两年的高级登山运动员(CMDI)培训班。培训班的形式是全日制的。学员主要来自新疆、青海、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聘请法国国际山地向导授课,主要为西部地区登山户外运动发展培养人才。毕业后,学员在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为适应新形势,中国登山协会不断推出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先后开展了攀岩裁判员、攀岩定线员、户外裁判员、救援志愿者、全国高校教师等攀岩户外培训课程。

2009年、2011年、2012年,中国登山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了三期“国家职业资格户外教师”培训班和一期“国家职业资格攀岩教师”培训班。截止到2012年底,已有65名户外教师和16名攀岩教师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他们正在岗位上为我国户外和攀岩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将为我国户外训练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