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有什么特产?
贡米,传统珍贵特产,传承千年。因其造型美观、色泽艳丽、味道鲜美、品质上乘而闻名全国。但由于对生态条件要求苛刻,产量低,一直没有大规模种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万年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把发展宫米系列优质水稻生产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先后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手,共同开发。以贡米传统产地培美镇为依托,先后培育出贡米1、贡米2号、贡米3号等优质水稻新品种,推广引进了、刘达苗、基因工程稻、杂交水稻系列等名、特、优水稻品种,开发出贡米、红米、黑米、软米等10多个系列新产品。1997期间,万年县早、晚稻优质率分别达到82.5%和95.7%。而且,为了认真打好贡米的“品牌”,万年县积极走“产、加、销”之路,大力发展贡米系列加工业。以培美精米厂为龙头,先后研发生产贡米精米、贡米米粉、方便米粉、米粉、珍珠贡米酒等10多个产品,远销全国。为适应贡米优质水稻生产产业化发展,万年县于1997成立了万年春贡米集团,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格局。淡水珍珠是万年另一名产,在全国乃至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有句话叫“中国珍珠看江西,江西珍珠看万年”。万年县的珍珠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形成了自繁自养、自育自育的立体养殖模式和“水中养鱼、水中养珠、水边养鸭、岸边养猪”的生态良性循环,形成了种植、饲养、添加一条龙,集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新型经营体系。现在,以万年珍珠发源地胡云水产养殖场为中心,全县有18个乡镇,从湖滨到丘陵山区,国有、集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股份制经营的珍珠养殖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从1997,全县珍珠养殖面积从1992的3800亩增加到22000亩,珍珠产量从2吨增加到26吨,占江西省珍珠总量的近3/4。珍珠产品从单一的普通珠发展到象形珠、异形珠、无核珠、有核珠、彩色珠、再生珠等六种。加工产品包括珠宝、工艺品、化妆品、食品、医药、保健等六大系列130多个品种,其中由珍珠加工而成的珍珠首饰、项链、手镯、耳环、戒指、胸花、领带等50多个品种。其系列产品如珍珠粉、珍珠膏、珍珠霜、珍珠夏露、珍珠饮料、珍珠天然口服液、珍珠养胃面、珍珠茶、珍珠酒、强化珍珠贡米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珍宝养胃挂面”填补了我国粮食和食品的一项空白,荣获’93全国新技术成果、专业技术和专利产品展览会银奖和’94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珍珠保健茶”荣获’93全国中老年生活保健优质优秀奖和’94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珍珠贡米酒、珍珠滋补酒获’94全国水产展新产品奖;“胡云”牌珍珠粉经日本权威机构检验,是世界市场上最好的品种。珍珠系列产品不仅走进了中国南北及港澳台地区的千家万户,还漂洋过海,打入了国际市场。它们在日本、美国、瑞士和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全县珍珠加工总产值超过1亿元。目前,万年县成立了“万年春”珍珠集团,珍珠产业化被列为国家农业产业化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