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的折射率是多少?

丙酮的折射率为(n20D)1.3588。

一.导言

丙酮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和甜味)。易变。它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和大多数油混溶。相对密度d25为0.7845。熔点-94.7℃。沸点是56.05℃。折射率(n20D)1.3588。闪点-20℃。易燃。半数致死量(大鼠,口服)为10.7ml/kg。气人。

二、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熔点(℃):-94.6

相对密度(水= 1): 0.80。

沸点(℃): 56.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 1): 2.00。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饱和蒸汽压(kpa): 53.32 (39.5℃)

燃烧热(千焦/摩尔):1788.7

临界温度(℃): 235.5

临界压力(兆帕):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

闪点(℃):-20

爆炸上限% (v/v): 13.0

点燃温度(℃): 465

爆炸下限%(体积/体积):2.5

溶解性:与水混溶,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氯仿、油和烃类混溶。

第三,化学性质

丙酮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有特殊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丙酮在自然界中以游离状态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界的精油中,如茶油、松节油、柑橘类精油等。人体尿液和血液、动物尿液、海洋动物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丙酮。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55% ~ 12.8%(按体积计)。蒸汽压(kPa): 53.32 (39.5℃)。燃烧热(kj/mol): 1788.7。辛醇-水分配系数(kow):-0.24。与水混溶,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如乙醇、乙醚、氯仿、油、丙醇和碳氢化合物。

丙酮的羰基可以与许多亲核试剂反应,如催化加氢生成异丙醇,还原生成频哪醇;与氨衍生物、氢氰酸、炔烃、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反应。丙酮也能与α-氢反应,如与卤素的取代反应,与自身或其他化合物的羟醛缩合反应等。

四、准备方法

丙酮的主要生产方法有异丙醇、异丙苯、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丙酮的工业生产主要基于异丙苯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苯酚制备的副产物,是异丙苯氧化的产物之一。这项技术的主要专利制造商是Kellogg Brown & amp;鲁特公司、三井化学公司和UOP公司。首诺公司开发了一种用氮氧化物氧化苯生产苯酚的技术,但该公司去年取消了用这种技术建厂的计划,因为毛利水平太低。最近,日本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用铕-钛催化剂由苯一步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

1,发酵法

丙酮可以通过丁醇酵母发酵获得。

2、异丙苯氧化合成法

石油工业产品异丙苯在硫酸催化下被空气氧化,重排为苯酚的副产物丙酮。这种方法产生的废物很少,被称为“一举两得”的方法。

动词 (verb的缩写)使用

作为化工、人造纤维、医药、油漆、塑料、有机玻璃、化妆品等行业的重要有机原料,它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能溶解树脂、醋酸纤维、乙炔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制造硝化纤维素的溶剂。在工业上,丙酮主要用作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油漆等行业的溶剂。丙酮也可作为合成乙烯酮、乙酸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在精密铜管制造业中,经常使用丙酮来擦拭铜管上的黑色油墨。

常见用途示例:

1.溶剂:例如,去除指甲油的抛光水中的主要(或唯一)成分是丙酮。它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清洗溶剂。

2.试剂:丙酮是合成中的C3合成子,可用于有机合成。此外,丙酮也是保护基团的前体,通过生成缩酮来保护1,2-二醇或1,3-二醇。

3.冷却剂:丙酮和干冰的混合物可用作冷却剂(摄氏度:-50℃)。

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脱脂、脱水、固色等。它是血液和尿液中的重要检测对象。一些癌症患者的尿液中丙酮含量异常高。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疗法减肥的人血液和尿液中的丙酮浓度也异常高。

丙酮过去常由木头或醋酸钙干馏制成;后来用乙醇热裂解、异丙醇空气氧化或异丙醇脱氢制得。最近,由丙烯通过Wagner氧化或直接水氧化制备丙酮。丙酮也可以通过淀粉发酵来制备。丙酮可用作人造纤维、有机玻璃、油漆、化妆品等的原料。它还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有机产品,如树脂、醋酸纤维素、乙炔等。它也是制造硝化纤维素的溶剂。

不及物动词安全

(1)危害

其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它的蒸气比空气重,在较低的地方能扩散到相当远的距离,遇到火源就会着火。遇高热,容器内压升高,有破裂爆炸的危险。

(二)、应急处置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看医生。

3.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你呼吸困难,给氧气。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看医生。

4、进食:喝足够的温水催吐。看医生。

5.呼吸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6、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可以戴防护眼镜。

7.物理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8.手部保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9.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10.泄漏应急处理:迅速将泄漏污染区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建议急救人员穿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和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其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受限空间。少量泄漏:被沙子或其他不可燃物质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筑堤或挖坑遏制。用泡沫覆盖,减少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理。

11.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2.灭火方法:将容器从火场移至尽可能开阔的地方。喷水保持着火容器的凉爽,直到火熄灭。如果火灾中的容器变色或安全泄压装置发出声音,必须立即撤离。灭火剂:可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子。用水灭火无效。[1]

(3)、毒性数据

1,急性毒性:LD50: 5800毫克/千克(大鼠经口);20000 mg/kg(兔皮);吸入12000 ppm×4 h,最低中毒浓度。200 ml口服,昏迷,12 h恢复。人在300 ppm的浓度下可产生粘膜刺激;一般浓度高达500 ppm时仍可耐受;在2000 ppm时,可产生轻微而明显的麻醉作用;吸入9300 ppm,由于喉部刺激明显,不能耐受超过5 min。成人误服20 ml无影响,但200 ml可引起昏迷(一般12 h后恢复)。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动物中毒表现为流涎、流泪、运动障碍、抽搐和惊厥。刺激鼻粘膜可引起暂时性呼吸停止。中毒动物肾脏可出现损害,如24.14 ~ 120.7 g/m3高浓度时出现重度中毒,肾脏轻度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坏死,出现集合管脂肪浸润和尿蛋白;也可能出现肺充血。兔眼接触后可发生巩膜脱水,导致胶体絮状改变,最终失明。

3.代谢:丙酮通过肺部、胃肠道、皮肤吸收后,由于水溶性强,容易被吸收到血液中,并迅速分布到全身。它的排泄取决于剂量。大剂量时主要通过肺和肾,极少量通过皮肤排出。小剂量的话,大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排出。丙酮在血液中的生物半衰期大鼠为5.3 h,狗为11 h,人工为3 h。丙酮在人体内的代谢多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体分解为乙酰乙酸,转化为糖原。

4.中毒机制:其毒性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和粘膜刺激。

5、刺激性:兔眼:3950 μ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刺激试验:395 mg,轻度刺激。

6.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酿酒酵母200毫摩尔/管。

7.环境毒理学:当含水量高于4 g/L时,污泥消化受到抑制。当含水量为840 mg/L时,活性污泥对氨氮的硝化作用降低了75%。

(4)紧急医疗处理

1,诊断点: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麻醉。

(1)、疲劳、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等。严重抽搐甚至昏迷。

(2)口服后数小时潜伏期出现口干、呕吐、嗜睡和酮症酸中毒。成人误服20毫升没有影响,但200毫升会引起暂时的意识障碍。没有死亡报告。

(3)丙酮对眼睛的刺激症状为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

(4)尿中有丙酮,血象无明显变化。

2、处理原则:

无特效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于酸中毒患者。